第七十七章 县衙外都是人(2 / 3)

骑兵队,奠定胜局,都是让人瞠目结舌的战役。

但自身威望不足是他致命缺点,也是由此,他立功之后,引起了副大总管王文度嫉妒,从而导致了大军在大胜之后无功而返。

若是启用苏定方为帅,一定不能用军中老人。

苏定方压不住,要选择年轻一辈的后起之秀。

身为皇帝,面对战争,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进去,已经吃过一次亏的李治,吸取了教训。

任雅相、萧嗣业、岑利、刘仁愿……

李治脑海中突然浮现一人,王方翼,此人也是可造之材。

李治当即招来李绩、来济、崔敦礼、李义府商议出兵大事,人选上也作了商讨。

李义府听闻王方翼也在其中,心中不免惶恐,自己是踩着王皇后上位的,王方翼是王皇后堂兄,一旦他立战功崛起,对自己只怕不利,当即便道:“王方翼此人刚烈,不服管制,王文度对他有提携之恩,怕坏大局。”

李治一听也觉得有理,将王方翼从出征人选中划了去。

接下来三日,李治一直在处理再次出征西突厥的事情,直到这日,收到了一封弹劾王方翼不孝的奏折。

李治看着手上的奏折,看着弹劾的署名大理正侯善业,眉头皱成了一個川字。

为了对付长孙无忌,为了抵抗关东士族,他提拔了好几位寒族出身的小臣,委以重任,在废王立武之上,他们左右奔波,立功不小,这侯善业就是其中之一。

李治对于他们也很满意,为首的几人尽皆升官,最得力的李义府更是入庙堂拜相。

但这伙人最近有些张狂,尤其是李义府,竟惹出了祸事,引发了丑闻。

若不是在推翻长孙无忌这一事上,李义府有大用,多少得敲他一敲。

王方翼此次遭受弹劾,绝非偶然,必定是李义府使人所为。

李义府最近的所作所为,确实有些过激,让李治这位大唐天子略微膈应。

李治脑海中出现了四个字“蛇鼠一窝”,细细想来自己提拔的那些寒族,竟没一个好货色,都是人憎狗嫌之辈。用确实好用,可这样下去,寒族的名望都给这群人败坏干净,受万千唾骂,还怎么得天下之望?

于是乎,李治又想起了远在江南的那位……

寒族之中论官声之好,名望之隆,无人出其右。

便在李治纠结的时候,远在江南的陈青兕结束了在桐庐县的行程。

陈青兕将手上的官印交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