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李治的考验(2 / 3)

身为皇帝控制庙堂容易,想要控制天下却是极难。

偌大的王朝不是几个人就能掌控的,真正维系王朝运转的是各地州府官吏。

去年地方士族豪绅通过胥吏升任地方官员的多达一千四百人,而通过科举考试入仕的寒门只有二十二人。

今年科举因为士族大家的暗中串联,更是一个真正的寒门都没有……

不改变这种现状,李治就算掌控了朝堂上的一切,依旧奈何不得门阀世家。

陈青兕的出现却让这种局面出现了转机。

比寒门还要不如的乡村读书人,凭借刻苦学习,竟成一代大儒,如果能够步步高升,进入庙堂,成为一面旗帜,将会鼓励号召更多的寒门学子,放弃对五姓的崇拜追逐,而选择追随他的脚步前进。

当然要想成为这面旗帜,旗帜首先得禁得起考验,受得住风吹雨打。

一吹就倒,一碰就垮,旗帜竖的再高也没有用。

所以郑容、韦暠两人成为了青溪县的长史、县尉。

他们就是李治送给陈青兕的考验。

长孙无忌手指在棋盘上敲打着,说道:“许圉师无端成为呼声最高的宰相,郑容、韦暠入青溪县当长史、县尉,今日在庙堂上公开宣扬《三字经》,今上下了好大的一盘棋,输得不冤……”

**********

对于远在京畿长安的风波,远在青溪县的陈青兕并不知晓。

处理公务,跟随张仲坚学习武艺,默写记忆中的唐诗宋词,避免真到关键时候自己记不起来。

日子过得极为充实。

直到这一天,陈青兕收到许圉师传来的消息。

替许圉师传递消息的人正是许圉师的儿子许自牧。

陈青兕文采斐然,又兼具治世之能,还是当世最年轻的大儒,前途无量,许圉师自然将此拉近陈青兕关系的事情让自己儿子来办。

听着朝廷的安排了郑容、韦暠两人空降青溪县,陈青兕是一点都不意外,反而有些奇怪,笑着说道:“青溪县的长史、县尉空缺多时,也是该有人担任。”

许自牧却为陈青兕鸣不平,气愤道:“青溪县有今日,皆是陈县令一人之功。郑家早在千家衙事后,便向家父推荐族中子弟,让他来青溪县任职。被家父一口回绝,想不到还是未能阻止此事发生。”

陈青兕直到这时他才知道许圉师背后帮了他的忙。

许自牧或许没有真正意识到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