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离阳之谋,蜀王赵楷,断其后路(1 / 6)

第260章 离阳之谋,蜀王赵楷,断其后路!

一场经久不息的风雪,冻死了北椋过半的麦。

常言道:‘瑞雪兆丰年不假,’可福祸相依,物极必反,风雪骤然而将,且绵延不绝,亦不是什么好事。

年关将将过去,在赵勾的散播之下,一场针对北椋的流言,已在悄无声息见,完成了布局。

况且,这桩子流言并非虚假,只是夸大了些,至于夸大了多少,那就只有润笔的碟子知晓了。

总之,离阳各地的百姓,都知道了昔日,破灭了六国的北椋王徐骁,居然将西楚公主,养在了府中。

同时,那位在椋州,陵州城头,从城头之上一跃而下的老人,其身份也是穿得沸沸扬扬。

当下的年轻一辈,或许不知晓,大楚崇文院掌院,究竟是何许人也。

可对于尚且活跃在,离阳朝堂上的那些,旧西楚的官员们,却是难以掩饰,心中的悲痛。

故国破灭,文脉宗师惨死在了椋州,真相不难猜测。

无非是,江水郎发现了,北椋王府囚禁大楚公主,独自前去营救,遭北椋谋害。

幸有曹长卿出手,方才将公主殿下,从北椋王府内救出。

人世间,对于北椋王府的看法,越发的不堪了,收养敌将孤女,收为死士!

又囚禁旧楚公主,徐骁的不臣之心,俨然是昭然若揭了。

太安城,皇城,太和殿之内。

作为年节之后的第一次大朝会,太安城内五品及以上的京官,都得提前两个时辰入皇城。

而且不得请假,离皇城近的那些官员还好,大不了早起一会儿。

可住的的远的那些官员,丑时末就得出发,朝着皇城而去。

太和殿中轴线上,那座极尽雕琢,象征了人世间,至高无上的权力的龙椅之上,离阳皇帝赵惇,目光扫视过,殿内群臣,言道:“诸位臣工,近日北椋大雪,粮食有绝收之相,请拨漕粮一百七十万石。”

“诸位臣工议一议此事,看能不能,给北椋的百姓,拨点漕粮!”

皇帝的这一句的北椋的百姓,也是将朝中,那些心向北凉的官员,给吓了一个半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可这一句北椋的百姓,无疑是将北椋,之前那般僭越的事情,重新给提了出来。

皇帝的这一句‘北椋的百姓,’毫无疑问,就是诛心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