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我道求“太平!”(1 / 3)

第21章 我道求“太平!”

长安。

雁鸣湖畔,陈府。

距离那场刺杀案,已经过去了荀月有余。

诚如上官扬羽所言,想要查出幕后黑手,尚且还需要一段时间。

只是听闻长安府衙,存库案宗的库房,突然失了火,相关的卷宗,以及物证已经付之一炬。

朝堂上刑部尚书,快到了致仕之年的老大人,逮着那位上官大人就是一阵臭骂。

再加上书院入试考试在即,长安府衙的三班衙役,都要去维持秩序。

这件案子,也就搁置了下来。

而那位公主殿下,也被陛下禁了足,不到书院入试考试那一天,不得离开公主府半步。

临湖阁楼,廊间。

陈玄悠闲的坐在,名贵木材精雕细刻的椅子上,在一旁的红木小桌上。

分别放着两封书信,一封来自长安府衙,一封来自公主府。

信中的内容,陈玄早已看过,原来这便是,人微言轻的感觉。

于这世间第一强国而言,他这个得遇道祖赠机缘,初学太平清领书的道人,还是太过人微言轻了些。

千年唐国,夫子为镇,朝堂之上,更是盘根错节。

好就好在刺客是真的死了,或者说刺客必须得死,哪怕是他不去杀,也会有人杀。

精明如上官扬羽,连一封告罪的书信,都写得如此含糊不清,还真实难为这位上官大人了。

陈玄看得出来,这幕后黑手,牵扯颇广。

这便是所为的大局,千年唐国的大局,上官扬羽不时敬他,而是畏惧他的手段。

竹叶飘零,亦可杀人,唐律有言,无证不可拿人。

更何况是一位修行者呢?

正在研墨的青荷,看着红木小桌上的两封书信,心中也是明白了,查找幕后黑手之艰辛。

陈玄拿起那根狼毫,开始抄写太平清领书,太平清领书,又名太平经。

为南华所传,授于大贤良师张角,张角习之,后发动黄巾起义,败!

张角三兄弟,皆死!

这是书上的故事,但真实的故事,往往要比书上的故事,残酷的多。

那一年,在真实的故事中,张角真的斩了,灵帝的天命。

以大道手段,强行斩人道气运,为救黔首而死。

青荷看着那本空白书页上的三个大字,不禁问道:“太平经?这是何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