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4 章 回京城(1 / 5)

回京城的路不赶,且有仪仗,走得还算舒服。

程丹若满心山东局势,王府的宫婢太监却忧虑前程,多次暗示小郡主与她多多亲近。

小郡主鼓足勇气,向她询问宫里的事。

程丹若挑广为人知的说了,什么太后信佛,贵妃温柔,陛下仁爱,总之皇宫里的亲戚都是好人。

宫婢就问:“宫规森严,郡主从未面圣,不知官可否教导郡主一二,以免御前失仪。”

“我学之规矩,是做臣子的规矩,恐怕教不了郡主。”程丹若面『露』无奈。她的礼仪一般,全靠上岗前的紧急培训,假使将她同王咏絮放一起,容易看出仪态优劣。

说起来,她回到鲁王府,居没人发觉她的礼仪水平不咋滴,也是稀奇。

她安抚小郡主:“待进了宫,自有尚宫局的史导引,郡主不必着急,只要对陛下太后谦恭孝顺,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小郡主面『露』惶惶,问:“进宫后,就不是官教我了吗?”

“六局一司各司其职。”程丹若,“您放心,官们都恭良可亲,宫里的公主郡主均由她们教导。”

小郡主依旧不安。她莫其妙被领出东苑,养从未见过的祖母身边,没几日又听说太妃死了,自要去京城。

她从出生起,就没有踏出过东苑,完全不知宫廷是什么样的。周围的宫婢虽告诉了她多事,可一些问题,她们也无法解答,因此愈发依赖程丹若,如雏鸟眷林。

可程丹若不想照顾孩子。

车队行驶途中,她不断派人沿途打听,地方官有没有及赈灾,灾民们往哪里去了,百姓今年冬天怎么过。

派出去探寻的人,都说情况还好,因为无生教叛『乱』,其他府县的大户豪强,都怕境内的百姓跟着造反杀人,官府已经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豪强们购买百姓土地的价格,也还算厚,一亩好田能卖20,足够一家人吃一年的。

程丹若微微拧眉。

山东的田比江南多,以田价没有江南那么夸张,一亩好田要七八十银子,但中等田也要三十多,好田必定四十往上。

二十银子,普通年份就是下等田的价格。

但又不可能不让百姓卖田。

去年秋汛,今年春旱,田里颗粒无收,不卖田,百姓就要饿死了。

可卖了自家的田,明年怎么办呢?

--

冬季赶路不便,即便跟随着郡主的车队,程丹若后半程,也吃了些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