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嬷嬷”逆袭35(2 / 3)

情。”

小满一愣,没想到这种程度的心里话胤禛也会跟她说。

“有因必有果,皇上被下毒,你也不能预料,我说句不好听的,皇上若是真继续活着,对大清而言未必是好事,皇上晚年并不勤政,跟历史上大多数英伟帝王一样,晚年倦怠,多疑,把江山治理好,皇上将来地下有知,只会欣慰。”

“你说的对。”

两人谈心过后,胤禛便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是摊丁入亩改革。

以前按照人头来缴税,地主豪富家地多,人就那么多,交的税也就不多。

普通百姓人家,人多地少,有时候为了少缴税,甚至还会将家中新生儿溺死的情况,实在养不起。

摊丁入亩,有多少地,交多少税。

这对普通百姓而言是天大的好事,可是对那些大地主,以及拥有众多田产的官员来说,这就是有损利益的事。

所以胤禛的改革之举遭遇了强烈的反对。

好些人想要到康熙面前求情,可惜,康熙已经下不来床,哪怕知道此事,他也没再做声。

他虽然觉得胤禛此举太过鲁莽,但是出发点是好的,敢作敢为,总比不做不为的帝王好。HTtρs://Μ.Ъīqiκυ.ΠEt

胤禛有这个心就好。

就在官员们准备暗中散播消息,开始坏胤禛名声的时候,这个时候胤禛突然带着众朝臣去了小满的庄子,亲自收割了一亩亩产过五百斤的水稻。

紧接着,还有亩产过六百斤的小麦,还有亩产过千斤,经过改良的土豆,红薯,玉米等。

这么做高产作物一拿出来,原本那些读书人的笔杆子再也不敢颠倒黑白,摊丁入亩倒是十分顺利的推行下去。

消息传到全国各地,百姓纷纷开始庆贺,并把得知水稻亩产过五百斤那一日定为丰收节。

一开始只是京城民间的节日,后来传到全国各地,全国都开始过丰收节,再后来,朝廷也开始过丰收节,并规定,丰收节这日,所有的官员,不论大小,都要下地耕作一天,天子也不能例外。

当然了,这都是后来发生的事情了。

康熙得知竟然还有如此高产作物,躺在直呼天佑大清。

其实康熙一直都知道汉人明面上臣服,实际上还是看不起满人的统治。

可是汉人统治期间,可不曾出现这般高产的作物。

唯一让康熙觉得可惜的是,这是在他退位之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