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章 你怎么敢的呀(2 / 3)

足底部的皮肤张力是要比寻常部位要大的,因此秦霄选择了由内向外皮肤的逐层缝合,最大程度减少缝合的张力。

一会的功夫已经缝合到皮下层。

杨丁伟急匆匆赶到清创室,看到患者被缝合的右脚一动不动还以为患者的脚掌已经失去知觉瘫掉了。

二话不说,三步就走到患者面前,气冲冲对秦霄说道:“你,停一下操作了!局麻不好好打,搞什么幺蛾子。”

如果不是碍于无菌,杨丁伟几乎想抢下秦霄手里的持针器,马上停止他的操作。

“我用的是胫后神经麻醉。足底的组织真皮层太过于厚,局麻可能起不到很好的麻醉效果。”M.

秦霄一面解释,一面继续自己的缝合。持针器打结,然后剪线。

护士此时已经目瞪口呆,完全没有之前的不屑姿态了。

在她的认知里,局麻就真的只是在肉上面戳几下,以示安慰。对于麻醉的认知也就只停留在普通清创需要局麻,剖宫产要腰麻,大手术要全麻的地步。

“你是怎么操作的?”杨丁伟虽然对胫后神经麻醉也有着一定的了解,但是也只是停留在一些残缺的记忆。

他试图通过询问秦霄的方式唤起自己对这个麻醉方式的浅薄理解。

“患者取仰卧位,找到患者足的内踝,在内踝尖部上方约3cm,从内踝后缘到跟腱内侧缘之间,针头与皮肤呈60°。”

秦霄此时已经结束缝合,准备包扎撤单。

“进入1~1.5cm,触及胫后神经后注入麻药0.5~1ml。

当然有些患者内踝后方软组织较薄,可以用手指触及胫后神经,直接穿刺注入麻药即可。”

秦霄试图将过程描述得有趣,但是医学理论本就是有些枯燥和死板的。

看似平平无奇的几句话,奔到杨丁伟的耳朵里却有着太多的信息量需要处理:

触及?他用什么触及?针头吗?

这也太夸张了!触诊是指腹都未必能有这样的手感。

至于麻药的剂量,太过于精确。0.5-1ml,手一抖就会有过量的风险。

一个简单的清创术你把病人麻个1-2个小时?他还不在诊室当场躺下,问你赔医药费。

一般的急诊医生,即使是会这样的操作也不会用。因为费时费力,分险又高,吃力不讨好。

这样的操作,他只在去帝都、魔都进修时才看到过。而且也只有帝都、魔都的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