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天师归来(3 / 5)

杨晋经历了人气冷暖。

同门从羡慕到鄙夷,从亲近到疏远。

一些不好听的言语,纵使是私下议论,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声音大了,总会传入杨晋二中。

他们不敢说老祖教导方式有错,只会说杨晋榆木脑袋,资质低劣。

修行结束。

杨晋翻开典籍,逐字逐句的诵读参悟,心有所感便记录下来。

读一遍,有百十个字的感悟。

读百遍,有四五千字的感悟。

读千遍,才写了一万来字的感悟,随着对典籍感悟愈深,所得就越来越少。

杨晋写十万字感悟,至少读十万遍,堪称一字一卷。

......

两个月后。

杨晋姗姗来迟,终于凑够了读后感。

周易取出新的典籍:

杨晋没有像十年前一样,坚定不移的答应,犹豫片刻拿着典籍离开。

周易看着杨晋落寞背影,摇头叹息。

东胜神洲的道经多如牛毛,连小小的玄元宗都有几万卷。

任何修士生前有所感悟,都可以写成典籍,流传后世混在所有道经中供人挑选。

寻常修士诵读道经,只会选择感兴趣或者有用的典籍,然而也不是此类典籍的精华,运气好有些用,运气差碰上个野道士,反而有坏处。

周易从无数典籍中挑出来的几千册经书,乃悟道之绝佳选择。

每一本诵读十万遍,对道法领悟直指化神!

......

四个月后。

杨晋终于写完了感悟,寻了个傍晚时分,躲着同门来到藏经殿外。

周易没有说什么,答应指点故人之后,可不是做保姆。

下次杨晋过来,已经是一年后。

周易愈发的老太龙钟,身上散发浓郁的死气,仿佛行将就木。

杨晋从储物袋取出一摞书:

周易沉默半晌,从袖口摸出一粒筑基丹,一卷典籍。

杨晋犹豫片刻,试探着说:

周易嘴角抽搐,怎么遇上的尽是些不要面皮的家伙,不过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