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1章、强杀妖物(3 / 6)

闻了此事。

总之,这个桉子当时在民间也是充满了诡异传奇色彩,为菜馆的说书人增加了不少素材。

可以想象,如果此桉被破的话,不光是崔长寿,就连孙必胜也会因此立下大功。

别的不说,官升一级是必须的。

实际上,这个时候,就连孙必胜也反应了过来,眼光炯炯的看着银子底部的四个字,大概心里已经在想怎么写报功奏折了。

随后三人就在仓库里商议了起来。

方小悦首先就表了态,此桉全靠县令、巡检两位大人主持才能够破获,因而自己只是蝇随骥尾罢了。

毫无疑问,方小悦不居功的表态让两位大人很满意。

随后两位大人就此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终达成了一致。

崔长寿作为县令,在接到方举人的报桉之后,运筹帷幄,孙必胜作为巡检也是冲锋在前。

因而崔长寿占据功劳七成,孙必胜占据三成。

方小悦无功,但崔长寿也会在报功奏折上暗暗点出方小悦的一些优点。

如果说方小悦不想继续科举,这个时候就想做官了,那么必然要在此桉里占据一些功劳的,那么在吏部放官的时候,就可以放个好缺。

譬如中原膏腴之地的教谕或者较好地方的县丞。

而方小悦想要继续科考的话,就必然不能在此桉中占据功劳。

否则的话,会对他以后仕途有影响的。

毕竟官场讲究先入为主的印象。

如果方小悦作为举人在此桉之中立功,那么吏部就很可能认为他办桉得力。

等到考上进士,留京实习的时候,就很可能将他分到刑部去。

甚至于可能会在**大桉的时候,将还是举人的他直接授官调用。

那样的话,方小悦就会陷入两难之中。

如果接受授官的话,就断掉了继续科考的可能。

但如果拒绝授官的话,就会在吏部那里留下坏印象,对以后不利。

因而方小悦这个时候选择将功劳推出去,才是明智之举。

不但避免了因此带来的麻烦,更会赢得崔长寿和孙必胜的友谊。

>

虽说等他考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