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戚舜宾(1 / 4)

>

应天书院。

天降大雪,书院的后山上积了厚厚的一层银装。

暖阁内,一名十来岁的少年正在接受着教授戚舜宾的考校。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者,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此意,何解?”

话音刚落,那名唇红齿白的清秀少年,几乎不假思索,直言道。

“先师这是教导后人,不论做什么,都需要应时制宜,不能死读书,必须因势利导。”

“善!”

戚舜宾笑眯眯的点了点头,心下暗赞。

不愧是远近闻名的神童,单论《论语》,张方平已然融会贯通。

戚舜宾是戚纶之子,戚同文之孙,天禧五年,戚纶病故,依例,戚舜宾应该为父守孝。

当然,守孝归守孝,并不代表什么都不能做,似指点后辈,或者教学之类的活动,基本上是没有忌讳的。

接受考校的人姓张,名方平,他是应天本地人,十三岁时便入应天书院读书。

张方平聪慧绝顶,凡是看过的书,几乎是过目不忘,仅需一两遍就能记下书中的内容。

写文章亦是如此,虽然他今年才十六岁,但论速度,他绝对是大宋最快的几杆枪。

他是出了名的快枪手,写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他压根就不需要停笔思考,基本是一蹴而就。

可惜,张方平的出身差了一点,家境不是很好,如今他身上穿着的冬衣还是戚舜宾送给他的。

读书人,总归要讲究一个体面,少年人身子长得又快,一件冬衣可不便宜。

张方平没法像那些富家子弟一般,年年换新衣。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才是常态。

戚舜宾是个惜才的人,看到张方平如此窘迫,不禁动了怜惜之意。

最后一轮考校结束,戚舜宾伸手指了指身前的暖炉,示意张方平凑得近一些。

“方平,坐。”

“谢先生。”

张方平恭敬的做了个揖礼,然后才凑近坐下。

“近几日,书院中甚是喧嚣,可影响到你们了?”

正处于服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