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平衡(3 / 3)

丁谓暂时还没摸准王曾的心思,他不知道王曾是否和张纶熟识,两人是不是有什么联系。

但此人是官家提出来的,即便张纶和王曾有关系,他也不好开口否定。

何况,太后都表露了意思,他也没有反对的必要。

不过,不反对归不反对,并不代表他就放弃了修堤一事。

徐奭是大中祥符五年的状元,虽然他祖上是北方人,但那已然是几百年前的事了。

人家现在是正儿八经的南方人,祖籍瑞安(今温州)。

情况未明,派一个南方系的官员一同赴任,丁谓才会安心,这也是他最后的倔强。

刘娥听到丁谓的提名人选,心中暗自皱起了眉头。

徐奭此人,才华肯定是有的,先帝在时,还对他颇有夸赞,但此人曾经却犯下了一次大错。

天禧年间,徐奭任开封府发解试考官时,曾私拆试卷,卷入科举舞弊桉。

虽然事后证明徐奭只是从犯,但科举乃是为国取士,舞弊可谓是动摇国本。

后来,先帝惜其才,不久又把他调回了京师,如今在集贤院整理先帝的御制文集。

刘娥有心想否定这一人选,可考虑到此人乃是丁谓推荐的,且南北之争也需要制衡。

所以,想了想,刘娥便改了主意。

“可。”

此言一出,丁谓瞬间安心了。

徐奭虽然不是他的心腹,但到底是南方士人出身的,待他离京之时,遣人过去嘱咐几句,料他也不敢不遵从。

李杰、刘娥、丁谓、王曾四个人相继发表了意见,并且彼此之间也没有太多的意义。

因此,接下来的讨论便有些无关紧要了,顶多也就是查缺补漏。

修堤的事,便这么定了下来。

对于这一结果,李杰还算是满意的。

其实,李杰提议张纶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提拔范仲淹。???..coM

他可以肯定,在场的人,谁也没有注意到范仲淹这个搭头。

毕竟,范仲淹只是区区监当官而已,不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