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3章 打仗打的还是后勤(2 / 4)

汉世祖 芈黍离 1363 字 2023-04-23

就不一定是积极作用。

另外一方面,能够保证这一切稳定运转,还得益于两名干练的人才,军前的韩徽,军后的张美。这二人,都是实干的能臣,履历扎实,经验丰富,尤其是张美,每任后勤事,军需供馈,从无短缺疏漏,这其中体现的就是出众的统筹调度能力。

张美其人,已年过五旬,在朝中的诸多派系中,不那么显眼张扬。最早是受已故豫国公王章的提拔,从地方小吏调任三司,等王章退后,又受到汲国公薛居正的重用,近二十年下来,在大汉于西部用兵的过程中,始终管理着后勤工作,尤其在平蜀的过程中,所立功劳,使其积功跃升。

先负责川蜀地区的财政改革以及经济恢复,后调任三司主管盐铁,财政司成立后,又成为副使,可谓位高权重。

虽然不能算是刘皇帝的心腹之臣,但对其才干,也是十分认同肯定的。张美本人私德有亏,但不失大节,有些弹劾或者中伤的情况,刘皇帝也都是大方略过,都是因为他能够忠实高效地完成朝廷交付的任务,不负所托。

于是,此番北伐,刘皇帝再度用张美,全权负责东路北伐大军的后勤转运调度,足见信任。

至于韩徽,这就属于刘皇帝中意的青俊了,又是韩通的儿子,如今才三十七岁,在仕途上,已经走在了很多同辈人的前头。

进士出身,有部司经验,有州县履历,参与过第一次北伐,并表现突出,临危不乱,处置有方,立下功勋。此番又在北伐军中,并且是直接负责行营供给的专使,平坦开阔的官途几乎冒着金光迎接他。

就像在大名府时,到了武清港,韩徽也亲自前来,陪着刘皇帝视察。当然,韩徽不是为了专门迎合刘皇帝,而是正好在港内安排协调事务。

如今辽东的战事虽然如火如荼的,但前期的调运已然十分充分了,足以支撑到冬季,军前倒也不需要他时时刻刻盯着,并且,为冬季作战的耗用准备,才是如今的工作重心。

>

武清港内的壹号码头上,刘皇帝迎风而立,面对着繁华而庞大的海港,感受着西南风的催赶,心中有种说不出的自豪与惊讶。

东临东海,他经历过,但是,面对想武清港这样规模庞大、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海港,这还是第一次。

虽然脚下踏着的难以明确是后世天津港哪处,但刘皇帝嘴里还是忍不住嘀咕了一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