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近卫军初战(3 / 4)

了劲敌,随即长刀平举,身后金兵随即一字压上,策马缓缓逼上,想利用人数优势,平推过去,这次那野率领的,都是斥候里的精锐,对自己的手下,那野还是蛮有信心。棋逢对手,才是真正的战斗。

对面宋军见自己变换队形,为首之将,一条大棍高举,宋军也是一字平推之势,这让那野心中起火,这以少击多,分明是在小看自己。那野一声呼哨,长刀一举,已是拍马冲了过去,身后金兵呼喝声中,已是紧随其上。

赵构回头看看躺在地上的“憨子”,心疼不已。这是他亲自在义勇中挑选的“掌旗使”,大名叫何山,性格憨厚老实,大家都笑称他“憨子”,他倒是觉得这个称呼也不错,大家这样就叫了开来。他本是山东郓城人,身高足有七尺开外,典型的山东大汉,两膀力大无穷,丝毫不亚于赵构。一身横练功夫乃是家传,年少时,因为纠纷,在家乡一拳击杀一头牛,被人告上官府,家里为此出了不少钱了结此事。其父便让其加入厢军,金兵南侵,所部在大名府被金兵击溃,流落在河北一带,纠集宋军各部自成义军,抗击金兵。听说九王殿下在磁州募兵,前来投靠,凭借硕大的身材,一身功夫和浑身力气,被赵构相中,招致麾下。在小龙湾军营里训练成绩一直很优秀,能吃苦,不爱说话。和高进倒是投缘,高进便把祖传枪法结合他的大旗特点,教了何山三招。一有空,就在校场挥动他的大旗练臂力,以旗做枪,练习高进所教,就是一根筋的苦练。赵构闲暇之时,根据其一身武力,也稍有指点,没想到“憨子”倒是一块练武的料子,什么东西一学就会,在近卫营高手如云的环境里,倒是如鱼得水,进步神速,赵构便提拔他为“掌旗使”,这可是军中之魂,一份莫大的荣幸。何山自此视赵构为一生所追随之人,立誓誓死相随。

和金兵的对冲,饶是有“赵氏瓷甲”护身,何山也在瞬间用功夫护住心脉,侧身避让,但对方掌旗官对冲的力量还是出乎鲁汉的意料,能成为军中旗手,怎么可能是等闲之辈?金兵的旗手在空中已是殒命当场,何山的大旗旗头是一个“骨朵”,足有婴儿脑袋大小,镔铁铸就,加上近丈五的旗杆,这份重量,足以“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只是对方的力量也是非同小可,虽然躲过致命之处,何山倒坠下马,只觉得喉头一热,一口血喷了出来,已是受了不小的内伤,加上坠马时磕了一下,一下便昏了过去。

赵构紧随其后,见其落马,心头一紧。一棍逼走那野,顺势一个俯身,单膀一较力,利用马冲之力,把何山抄在手里放在马鞍上,也就是“追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