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近卫亲军营(3 / 4)

疾步向前,迫切想知道这次测试的结果。来到靶前,羽箭已经掉落在地,高进正往出抽瓷板。赵构上前接过来,看到黝黑的瓷板上,已经磕掉了一块,但整体没有像前几次碎掉,赵构强忍住心头的激动,向高进说道:“换猪羊披甲再试,集**击。”

靶场一阵忙碌,把护甲套在早就在一旁准备好的几头猪羊身上。而百步之外,由秦风一手训练的近卫弩队三十人一字排开,至少是一石力弓,个别好手都能开一石五的强弓。秦风一声令下,弩队整齐张弓搭箭,齐射而出。

靶场上,猪羊身上已是插满羽箭。唯有护甲的地方,没有一支羽箭射穿。高进将护甲瓷板抽出,只见瓷板磕掉的地方增多了,但整体还是没有破裂,防护效果不错。

赵构又要求在五十步到一百步之间再做实验,验证不同距离的防护效果。验证结果,七十步左右,瓷板出现裂纹,但没有破碎。超过一百五十步,势能衰减,防护效果很好。

最后,在七十步到一百五十步之间,秦风用神臂弓试射三箭,七十步瓷板破碎,但箭矢被弹开,不能深入。其余距离形成有效防护,但瓷板需要更换。

对整体防护效果,赵构也是十分满意。“陶瓷护甲”,这个脱胎于后世“陶瓷装甲”的东西,是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项发明,如果成了笑话,这个王爷的脸面何在?

众人都是历经征战之人,看到这一块瓷板能有如此防御功能,皆是惊喜交加。冷锻山文甲精美,但成本也贵,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配置的。赵构所想,就是大幅度降低每一名士兵的装备费用,那个年代都一样,军队的开支,真正的花钱如流水。

接下来的日子,赵构全身心的投入到他的近卫亲军的训练当中。这一百五十人,既是他最后的护卫屏障,也是他军队起家的底子,目前,谁手里的枪杆子硬,谁就有说话权。距离开封沦陷的日子越来越近,赵构深感自己还无力改变这个历史大局,但赵构还是想撬动一下历史的杠杆,看看能不能改变南宋偏安一隅的历史。

小吴喜越来越显露出他非凡的能力,心思缜密,有头脑,肯吃苦。虽然年龄最小,但每天的训练,丝毫不落。训练完,依然在赵构大帐侍奉左右,后来,赵构干脆就在大帐里给吴喜搭了一个板床,让他睡在自己身边,也能随时**。吴喜就像一个海绵一样,拼命吸收着赵构所教的一切,连赵构都吃惊吴喜小小年纪怎么会有如此的精力,但他的变化和进步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秦风对小吴喜更是喜爱,一身功夫倾囊相授,又把最好的一架手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