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9 章 靖国神厕、朱由菘进京(3 / 3)

王廉就打开了电风扇。

凉爽的风,驱散了朱由检刚刚冒出来的汗珠。

朱由检打开奏章,低头看了起来。

新大明制定了严格的奏章上奏事务的标准。

像以前那样,豪门用琐事累垮皇帝,逼迫皇帝设立“内阁”制度的事情,在新大明,是要被锦衣卫介入调查的。

至于像“全是明君的我圣清”那样,大臣在奏疏中问皇帝吃了吗……

更是要直接被暗卫侦查!

也就是说,官员的奏疏,必须言之有物、言之有事!

同时,若是官员不作为,地方明明发生大事,却隐瞒不报,则更加严重!

不管什么组织,不管是官方、私人的作坊工厂;还是各处官方大型工地;亦或是地方发生民乱、斗殴、暴动、天灾等……

若有人死亡,必须上报至县;

一次性死亡超过三人、一年内累计超过五人,必须上报至府;

一次性死亡五人,一年内累计超过九人,必须上报至省。

一次性死亡七人,一年内累计超过十人,必须上报至皇帝面前。

若敢隐瞒不报,东厂、锦衣卫麾下的反贪局、廉政署,以及皇权直属的暗卫,就会自动介入调查。

查证属实,登报刊行天下,即刻罢官,下一代不得从政!

若隐瞒民变、边祸等危及国家安全的事情,更是追究刑事责任,子孙三代不得从政!

这是关于官员上奏奏章的规定。

而内阁方面,更是已经拆分。

设立政务厅、军务厅、外事厅,分别处理民事、军事大事。

这三个部门:

前者由文官组成,负责国内民生、经济、建设等事宜。

中者有武将组成,负责国家对内、对外军事。

后者则是拆分礼部主客司、鸿胪寺涉外部门,组成的专职外交的新衙署,负责外交事宜。

这三个部门,则都设常务7人,负责日常审阅奏章,拟定处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