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08章 土地法令(3 / 3)

,都说的是“皇帝工作量太大,不得不设立”……

实际上,这个说法就是扯淡的!

试想一下,这样的工作强度,连工作狂老朱都受不了了……

那胡惟庸,能够天天这么高强度的工作吗?

哪个丞相能接受这么大的工作强度?

真正的原因很简单——

朝臣这么做,就是逼迫朱元璋屈服而已。

没错,就是为了逼迫朱元璋屈服!

国家有三省六部,有九寺五府!

就算罢免了中书省,难道各级主官就不会办公了吗?

难道六部尚书们,就不会处理政务了吗?

如果事事都需要丞相来处理,要这些部门的一把手干啥?

这就是逼宫而已!!!

朝臣的这个举动,虽然迫使朱元璋采取变通之策,设立了职位低、权利重的内阁。

但是,也为朱元璋接下来推动的官场肃贪(郭恒案),铸造了苗头。

其后。

在设置内阁大学时的短短一年多之后——

洪武十七年,升典礼纪察司,为司礼监!

朱元璋提高司礼监的级别,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内宫太监群体中,找到对抗外朝大臣的人。

这从他给司礼监的定位“则掌其班位仪注,及纠察内官人员违犯礼法者”就可以看出来了。

司礼监被设立的根本原因,就是制衡外朝!

“掌班位仪注”——看似不重要,温风细雨的。

甚至,远没有后面“纠察内宫”来的震撼。

然而,这才是司礼监最致命的一点!

君前失仪——皇帝真要决定对某个大佬动手,就这单单四个字,就能夷了他九族!

司礼监的权利重心在哪里,大家就应该明白了。

实际上,这也是司礼监存在的意义。

大明开国太祖洪武皇帝,这一步棋走的很远。

——早在当年朱元璋,还仅仅是自领吴王的时候(1637年,大明立国的前一年),就设置了司礼监的前身——内使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