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01章 史可法被捧上神坛的原因(3 / 4)

谥号的明清两朝,乾隆需要史可法,却才给了“忠正”……

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如果乾隆真的认可史可法,给出的就不是“忠”——而是“文”了!

再次一步,给个“武”,也能说明史可法的地位啊!

难道这样的谥号,不符合清廷推举史可法的心态吗?

偏生,给了美谥131字中,几乎是倒着排的“忠”。

(忠排64.)

这说明了什么?

——在乾隆心中,实际上想的不过是推举史可法出来奴化百姓罢了!

仅此而已!

只此而已!

史可法成神的原因,就和关羽被清廷神话,一样的道理!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

没听过这个谚语的人,出来举个手,我看看有几个?

这个“分”、“统”,二字的差别,就能说明问题了。

诸葛亮——三分天下。

分!

看到了吗?

是分离天下的人!

刘伯温——一统天下。

统!

一统天下的人!

(虽然刘基实际地位,并没传言的那么高……)

但是!

“分”和“统”,谁的地位更高?

那必然是统啊!

这就是为什么老朱推崇岳武穆的原因!

因为,老朱的**纲领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站在大明的立场上,需要被推上神坛的,是——对华夏整体有功之人!

简单点来说,也就是岳武穆这样的人!

而关羽……

士林通过推动三国小说,尤其是三国演义,从基层认知上,推高了关羽的地位。

到了明代末期,关羽才终于与岳武穆并列。

这时候,明朝就快没了!

直白的说——这是底层裹挟国家意志的手段。

这说明了什么?

当“一统华夏才有功”的普遍认知,被替换成“分华夏有功”……

——国人维护统一的认知基础缺失,使得大明的灭亡,就不会被人在意了。

人们想的只会是——建功立业、货于新主家!

(这样的舆论操作,今日还在。wwω.ЪiqíΚù.ИěT

仔细想想,给我们灌输这样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