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37章 制造“人证”(3 / 3)

疏不间亲的道理,聪明人谁不知道啊!“陛下,龙体要紧啊!”

陈奇瑜顶着几乎光秃秃的脑袋,满脸正色的劝道。

被罢免的这十来年,他无时无刻不再复盘当年的失误。

用脑过度,以至于“头顶没毛”的痛苦,陈奇瑜是切身体验了。

“是啊,陛下万万不可如此操劳,有您在,咱大明才有主心骨啊!”

方岳贡、李邦华等人,也纷纷开口。

朱由检摆了摆手:

“朕的身体,朕自己还是知道的,诸位爱卿无需担忧。

今儿找你们过来,就是为了商量一下,看看这沿江防线,该怎么布置的好。”

这一行人里面,陈奇瑜是经常跟着皇帝出征的。

而李邦华、何腾蛟,又是知兵的人。

其他的,不是管着户部,就是在兵部任职。

只有三个御史是个例外……

这几个御史,与其说朱由检让他们过来是商议军情的,还不如说是借着御史的大嘴喇叭,将自己“操劳政务”宣扬出去的……

一听皇帝要商议军务,众人纷纷将视线放到了陈奇瑜身上。

没办法

李邦华虽然知兵,却并没有带兵打仗的经历。

何腾蛟更是不用提。

这个时空的他,呆的湖南还是大后方呢!

陈奇瑜这个人,可是明末的牛人。

这可是明代第一个五省总督!

能够破了规矩,第一个吃螃蟹的,都是世间顶尖的大牛。

陈奇瑜的失败,与其说是能力不行,还不如说是官场不行!

他巅峰于皇帝整顿官场,建立“五日一报”的审查机制。

坠落于——官僚反对,阴奉阳违开始夺权的背弃。

无论如何复盘,陈奇瑜当年都是能够直接将起义军斩尽杀绝的。

一场车厢峡,全国局势彻底崩坏……

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

没有官绅阶层的推动,可能吗?

听到皇帝的话,早已打好腹案的陈奇瑜,当即开口道:

“陛下,臣以为,当年臣四面围堵的法子,依旧是可行的。

福建、江西、湖南、河南、山东,都在我朝手中。

只消选择山隘大川,据险而受,便能将东虏困于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