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3章 谁当衍圣公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政治地位不能低(3 / 4)

綋的儿子孔之固,也就是孔元措的侄儿。

此人的小妾生了个儿子,名叫孔浈。

此时,孔浈母子,已经被孔之固正妻任氏,发配给奴隶为妻子了。

孔浈更是入了**籍!

衍圣公孔元措生不出来儿子,只好将孔浈抱回来抚养。

孔元措死的时候,上奏孔浈为下一任的“衍圣公”。

于是,孔浈就被忽必烈,立为衍圣公。

元庭,虽然指定了奴仆家的“孔家人”为衍圣公……

但是,孔府当时不是三方下注么。

这件事,引起了最早投靠蒙古孔之全家族的不满。x33

要知道,孔之全老爹孔元用,不但跟随蒙古西征。

更是战死在了战场上。

为了获得士绅的支持,当时蒙古册封的衍圣公,可是孔之全呐!

为了拉拢金国留下的贵族势力,蒙古朝廷剥夺了他衍圣公的高位,让孔元措当就罢了。

这事,他们认了!

但是,一个小妾改嫁奴隶后,跟了奴隶姓的**,也想成为衍圣公?

然而,有了忽必烈的支持,孔门只能忍了。

这孔浈,可是小妾的儿子,还不是高高在上啊!

这是孔门第二次集体做了缩头乌龟。

但是,不管衍圣公是谁,管他是不是孔家的人!

(后世生物学验证,孔家有蒙古血脉。

这就是史学界质疑此次事件的原因。

甚至,有人大胆猜测,孔浈的生父存疑……)

孔府大宅,可从来都没有人敢碰一下!

别说碰了……

当初刘六刘七造反的时候——也只仅仅只是将马牵到孔府大院里,朝水池里丢几本书而已……

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刘六、刘七率众在霸州文安(今河北任丘)一带造反。

他们打着“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混沌之天”的大旗,转战于河北、山东一带。

这一年的农历二月二十七日傍晚,由刘七率领的一支兵马,突入曲阜,直捣阙里。

史称——“秣马于廷,污书于池”。

在历代帝王及儒生们,认为无比圣洁的孔庙大成殿前,喂起了战马,把一些“御赐经传”放在池中销毁。

这次起义,虽然冲击了孔庙的尊严,但并没有对孔庙构成实质性的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