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文坛领袖算个屁,郑氏世为文盟主(3 / 3)

国来形容郑氏,那是高看了“国家”。

国家修了要亡国的园林,人家人手一座!

而这个“盐荚祭酒”的身份,也是郑家能够成为**掮客的根本原因。

从明至清,郑氏有个公认的称号——

“郑氏世为文盟主”!

啥意思?

文坛领袖算个屁,郑家世代都是文人盟主!

或者说——金主。

(注: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王鑫,钻研扬州史,为了考证扬州商贾,单单私人笔记,都写了近七万字,他出版了近六十万字的《江苏地方文化史·扬州卷》。

他的硕士论文《盐商郑氏家族文学文化活动研究——以郑元勋为中心》,详细探究了郑氏家族的来龙去脉。

本书中郑氏家族的资料,以上部分来源于王鑫教授。前文部分来源,已做赘述。)

……

就在中午,史可法邀请当代郑家家主郑世勋,想要让郑氏出资,以为军饷。

却不想,被人拒绝了。

甚至,连郑家的园子,都没能进去……

而史可法——却拿郑世勋没有办法。

他有什么办法呢?

人家是文坛真正的大佬!

那是地底下的皇帝!

莫说他史可法不过是一江北督师了,就算朱家皇帝,想要动郑氏,也要掂量掂量啊!

动人家?

刀子还没架到人家脖子上,他的脑袋,就先搬家了!

史可法喟然长叹。

阎尔梅低头不语。

国事至此,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粮草、军饷、士民之心,早已全无!

自从史阁老向马士英妥协,主战派登上朝堂高位以来,朝廷的税赋,就全乱了套。

东林诸君拿不到主持朝政的大权……

人家背后的金主,岂能善罢甘休?

索性直接断了弘光朝堂的税赋!

对上,他们私吞赋税。

对下,则广开杂税,变本加厉。

甚至,就连专供熬盐之用的庄窠田——芦苇田,也开征赋税。

更有甚者,甚至预先征收来年税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