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文人多,不交税,可怕的税赋占比,明朝岂有不灭的道理(3 / 4)

阳三岁就见到了朱祁钰,五岁,就给朱祁钰讲解尚书。

说的再直白点——这是早就内定了的阁臣大佬!

徐家是有眼光的,徐颐与李东阳关系好到了什么程度——

徐颐死后,李东阳给徐颐做了墓志铭!

那徐家也不是白花钱的啊!

其后,徐颐的孙子,就是那个很出名的人了——

跟唐伯虎一起的科举舞弊案主角——徐经!

实际上,唐伯虎是真冤。

这场科举舞弊案不爆发,人徐经会通吃。

结果——唐伯虎却做了陪罪羊……

而徐经,是徐霞客的高祖。

徐经死后,徐家分家,徐霞客这一脉,单单田产,就分到了一万两千多亩!

徐霞客考取童子试时,不中。

于是,徐霞客就学了父祖,拿着银子满天下旅游去了。

毕竟,对于富家子弟来说——不怕你败家,就怕你创业!

创业未遂身死族消的事情,太常见了!

而败家……

徐霞客满世界的跑,才能花几个钱呢?

单单徐母开办的作坊,都雇工数千人呢!

……

莫看徐家这么多地……

徐家在江阴真不是什么头等人物!

明代江阴县,出了75名进士!

最高只有个举人出身的徐家,充其量也就是二流家族。

因为这时代的官员人家,那才是真正的巨富。

实际上从明代山东、北直隶、河南、山西、山西,这五省人口占比、田赋占比、科举占比,就已经足以说明大明灭亡的真相了。

因为这五省人口浮动大,按照非末期,人口占比一直约为30%来计算。

五省占据全国只有30%的人口,出了29.3%的进士——这是不计军户的数据。

五省籍军户,不说外省驻扎军户,进士比例,占据全国军户进士比例的58.6%。

那要是算上驻扎在北方防线上的军户科举人数,数量自然更多!

(我记得占比详细数字,前文有过考证,忘记三十几了。)

而这约合30%的人口,却——承担了大明王朝田赋总数的56.6%!

这个数据,还不是实缴到北京的田赋总数。

如果算上实缴,北方五省承担的份额更重。

比如,南直隶纸面上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