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71章 李树根(3 / 4)

他坐在椅子上,抱着茶杯,小口小口的喝着茶水。

不敢开口,生怕触碰了霉头。

朱由检静坐许久,兴趣忽然就没了。

“罢了,你下去歇息吧。”

他挥手让刘迁离开。

刘迁起身告退,正要走出花园,忽然听到皇帝再次开了口:

“你去宣府,领了新式装备,义从各营的装备,该补充了。”

“臣遵旨!”

刘迁弯腰,转身离去。

……

宣府。

昔日的边镇,已经成了大车的海洋。

一行行车队,在车夫的驱赶下,将汉都、龙州生产的各种军备,运送到了宣府。

一棵顶了三个老鸹窝,枝繁叶茂的白杨树下。

李树根穿着短衣小褂,两只胳膊赤着,腿上只套了一件不及膝盖处的犊鼻裤。

也就是汗衫和大裤衩子。

与后世理解的农人也要衣衫整齐不一样,明代的衣衫,并不比唐朝保守到哪里去。

光着膀子,穿着大裤衩子下地干活,可是民间最常见的风景。

女性穿着露出大半个胳膊的短袖,都不少见。

甚至,还有女性,出门干活的时候,会穿了那种没有袖子,袖口露出大半肋部的无袖呢!

这玩意,可以简单理解为现代的大背心。

虽然理教大兴之后,贵人们讲究衣不漏体。

但是,对底层百姓来说,自然是怎么舒服,怎么来!

大夏天的,实在太热了!

李树根已经发了家,单单大车,都已经置办了十几辆。

短短十来个月时间,他已经积攒下了以前做梦也不敢想的财富。

但是,昨日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的一幕幕,还记忆犹新的出现在睡梦里。

荣升为“树根车马行”小老爷的李树根,全然没有财源广进的觉悟。

他不但亲自赶车送货,甚至,就连穿着也和以前一样。

短衣小打,看起来就像个小厮。

不同的是——昔日这个脸有菜色的流民,今日已经红光满面。

不同的是——往日做一件衣服,都是图着耐用去的。

哪怕是夏季的短(shu)打汗衫,也要挑了厚实的布料。

(准确的说,短打是清末才出现的词汇,之前称之为短褐。短:读shu音。意为短款的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