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土木堡之变的真相(6)(3 / 4)

对不?

但是,于谦主政下的朱祁钰朝廷,还就是这么干了!

他不但这么干了,还再一次收缩边关。

朱祁镇打下来的天下,全送出去了!

对待草原,大明洪武皇帝、永乐皇帝是怎么做的?

派兵征伐!

打跑了之后,在地上立上界碑,然后放几个俘虏,让回去带信:

“这块地是咱老子的了,老子的这些界碑,就是一根线。

你要是敢过来,老子就要打你!

你过来一只羊,一匹马,就是寇边!

老子不打到你王庭,就算你瓜娃子跑得快。”

实际上,看前面正统六年,石亨北伐那一次的操作,就能看出来了。

打跑了之后,设立军屯点,一边开垦,一边戍边。

石亨都知道这么做——

而于谦呢?

大修边墙!

将原本屯扎士兵的长城(这时期只有土墙、土城),换成砖石城墙。

直接开启了明朝自此以后,修建边防大城的**态势。

——从此,明朝开启了修长城模式。

试想一下,一方面文人集团拿掉了军户粮仓,一方面又将金钱丢在修建城池上……

嘿,我左手一个粮仓……能赚钱!

我右手握着城建……一样能赚钱!

……

——建城,那就代表着有钱……

在农业社会下,余钱本来就是有限的。

一个合理的二次分配,能够保证社会的稳定。

一个不合理地分配模式……

社会底层,还会勇于报国吗?

钱财如此高度集中,贫富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而且,躲在深关厚墙之后,大明初期那种汉儿睥睨四方的霸气,在于谦手上消失了……

这就算了,他还制定了一个什么政策——

在前线修建城池,敌人来了,就过去打架,敌人走了,就把军队召回京师。

我……

无力吐槽了……

……

人无完人。

在个人品行上,于谦是个无可挑剔的完人。

然而,在军国大事上……

于谦若是只为一省之长,那是完人,无可挑剔的完人。

然而……

他的**眼光,军事眼光,战略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