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最怕细究(3 / 3)

鏊《王文恪公笔记》,记述了朱标的另外一个死因:

朱标与徽州人詹徽,在对待重囚事上起了矛盾。

(王鏊疑似以“重囚”,隐射几月前的秦王之事。秦王朱樉,是朱标一力担保后,释放回陕西藩国的。)

朱标临死前对朱允炆道:“我之死,徽为之也,无忘我仇!”

半年后,朱元璋借蓝玉案,杀詹徽。

……

按照逻辑学来讲,得利最大的,嫌疑最大。

朱标死了之后,代表武将利益的嫡子朱允熥——反倒是靠边站。

文人外孙,成为了皇太孙。

恰恰此人上位后,文人集团……

不!

江南文人集团得利。

……

再说说这个和朱标之死,嫌疑最大的詹徽——他的副手凌汉,辞官后请求朱元璋,允许他留在京师。

詹徽被诛杀后四个月,凌汉却又请求归乡。

朱元璋问:“上次赐你回乡,你不回去,这一次为什么要回乡了?”

凌汉答:“那时詹徽在(朝廷任职,掌握着权利),臣有后顾之忧;现今詹徽伏诛,臣无忧也,才敢回乡。”

而詹徽……

洪武十五年,他中了秀才。

只是一个秀才,却被立刻推举为官,起步就是正七品的监察都御史。(这在整个明朝,都是绝无仅有的!)

洪武十七年,短短一年多时间,从一个秀才,晋升至正二品的左都御史。

这在整个历史上,晋升速度最少都能排入前三。(不敢说第一,是我没准确查证过……)

詹徽的能量之大,就可以想象了。

朱标与这样的一个人,正面冲突后,短短时间,立刻暴毙。(朱标八月去的陕西——调查“秦王残暴事件”,回来后就是重囚事件,次年四月就死了。)

之后呢……

代表勋贵利益的朱允熥——靠边站,代表江南文人集团利益的朱允炆,立马上位。

在文臣集团的推举下,成了皇太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