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团圆饭(3 / 3)

这是国宴?

五个菜,五个果盘,俩馒头,肉汤泡饭,五种酒……就这?

搁大清王朝,敢让我爱新觉罗家吃这个,全家祖宗八百代,都给你砍了!

我大清王朝,虽然害怕被下毒,从而不吃热的,但是,我们顿顿108道菜啊!

太特么糊弄了!

当时京师有一句谚语:

翰林院的文章,武库司的刀枪;

光禄寺哩茶汤,太医院的药方。

啥意思?

这些玩意,都是一样的——

不靠谱呗!

太医院的药方,吃死了多少皇帝?

武库司的刀枪,多少大将头盔都是破的?

翰林院的文章漂亮,谁办过实事?

光禄寺饭菜之坑爹……

老百姓没吃过,但都知道。

光禄寺的饭菜这么难吃,皇帝也得吃,因为这是制度,这是“定点消费单位”。

老话说得好——"国营单位"改革很难……

但办法总是有的。

到了明朝后期,光禄寺宴会照办,官员们继续在这里公费消费……

但皇帝便吃到太监这里了。

打破这个规矩的,就是不靠谱的武宗朱厚照!

从武宗开始,给皇宫送饭的差事,就落到了司礼监秉笔、司礼监掌印、东厂掌印这三人头上。

大多数时候,都是三人轮流**。

尤其是东厂……

这个在后世臭名昭著的机构,一度是明朝皇帝最喜欢的“做饭”部门。

这也是武宗朱厚照的罪证之一……

没办法,太不听话了!

我文人集团给你猪食,你竟然敢不吃?

去**的,去落水吧!

于是,朱厚照——卒!!!

孤家寡人嘉靖上台后,文人集团本以为少年天子,又没有父亲、兄弟的帮衬,应该很好拿捏了。

谁知道,这位权术高手,将文人集团压在了**下苦苦挣扎。

嘉靖自然不会吃文人集团弄出来的“猪食”。

他躲在了深宫里,连文臣都见不到,更何况光禄寺的小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