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大明风华(3 / 3)

桌案。

这个舞蹈的长短,是根据打扫现场的时长来表演的。

毕竟是几百上千人的大宴会,难免有人失手打碎了东西。

舞蹈时间若是短了,收拾不干净,那可就掉价了。

所以,这时候的舞娘,素质那是相当的高!

等到现场清理完毕后,百官需要按照班次,起身给皇帝行礼。

这叫行赞拜,大礼谢恩。

行礼后,仪礼司向皇帝奏告大宴已结束,圣驾请回。

群臣弯腰恭送,待皇帝起身离去。

……

说个题外话:国宴,在明代中期以前,是采用的古礼,跪坐进餐。

关于这个跪坐,后世有个误区,都以为——日本那种硬跪,就是华夏的跪坐。

实则不然。

在凳子普及以前,高级宴会跪坐的时候,是有一个类似于马鞍形的小马扎,放在**下面,用罗裙遮住的。

这个小凳子虽然能保证短时间腿不会麻,但是,依旧太矮,时间长了,还是会腿麻的。

古人跪坐后腿麻的搞笑记载,在古书中还能够看到一些。

唐朝开始,改进胡床后的靠背凳子已经出现,并出现在古画中,但是高端的宴会场所,还是跪坐为主。

宋代开始,国宴中逐渐将这个小马扎,换成了锦凳,也就是没有靠背的圆凳。

明朝时期,出现了带靠背的太师椅,也就是俗称的圈椅。

皇宫国宴时,又将圆凳换成了带方框靠背的椅子。

赐宴过后,左良玉跟着百官,拜别皇帝,按照官阶的高低,纷纷出了皇宫。

等左良玉走到宫门口的时候,秦知恩却是迎头走了过来。

“左将军请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