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黄河横流数千里,中州大地无人家(3 / 4)

受之父母”的圣人之言,剃发为僧,借助和尚的身份,四处联络志士,抵抗清朝。

更是临死时还在嘱咐后人:“恪守明朝习俗,不仕清朝。”

敢问:侯方域气节何在?

当时,江南出身的陈名夏,在清廷为汉臣之首,一度引发了“南北之争”。

这件事闹得很大。

南北之争是清朝官场最大的斗争,这件事最终又牵连出了江南三大案,累计最少一万五千余官员遭到贬斥、罢免、被杀,受牵连人数在百万以上。

……

侯方域作为北方出身,顺治八年参加科举的原因,是否是因为南北之争,已经无从得知。

侯方域参加顺治八年乡试的时候,还给南方人(江苏)吴梅村吴伟业,写了一封信,让他不要出仕。

自己却屁颠屁颠跑去参加科举了。

顺治十年,吴伟业复出。

时人是这么讽刺他俩的——

两朝应举侯公子,忍对桃花说李香。

千人石上千人坐,一半清朝一半明。寄语娄东吴学士,一朝天子两朝臣。

……

大丈夫生于世,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等人,纵然我老家还是河南的,与他同省,也难让我恭维。

不说那么远的了,那彭而述还是我们镇的,照样如实记载。

汉奸就是汉奸,休想我避讳!

弘扬忠义,将败类钉在耻辱柱上,才是正义!

……

而侯方域自己……ωωw.

顺治八年,就在张存仁侯方域屁颠屁颠的跑去参加科举,然后……

毒士谁敢用?

没中!

没中就算了,清廷还给了他一个“副榜。”

讽刺不?

……

顺治九年,侯方域给自己的书房改名“壮悔堂”。

顺治十一年,37岁,郁郁而终。

(关于侯方域乡试,有说他是消极应对啦,我们侯侯只做了一半,只写了五道题啦,我们是心向大明的啦……

呵~!

乡试是连考三场,每场三天,三天内不得出来。

就不说前两场能不能交白卷的问题了!

而第三场,一共就五道题。

却不知——这总数才五道题,已经做了五道题……

所谓的“只做一半”,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