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根坏了,树还能直吗(1 / 3)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

满清两百六十余年的黑暗统治,被打断了脊梁筋的国人,极度不自信之下,什么都要找一个欧罗巴人顶着罢了!

此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西人高。

平心而论,现代的民族认同感,是自清朝以来最高的。

别看糟心事一大堆……

很少有人知道,在民国时期,北大教授的牵头下,包括鲁迅、钱玄同等顶尖大文豪在内,提出了一个主张:要消灭汉字,若不消灭汉字,中华必亡。

激进程度,就连胡适这个最早的慕阳派都自愧不如。

最后还是赵元任先生,写了两篇百字文章《季姬击鸡记》、《施氏食狮史》。

就是这两篇通篇一个读音的百字文章,汉字才保存下来。

(赵先生最后眼见无望,选择了躺平……这一点上来讲,他是不如前者的。)

为什么会这样?

那么多大文豪,为什么要提出全面废黜华夏文化的主张?

长达两百六十七年的黑暗统治(虚数268),国人早已麻木不仁。

当清醒者的热血与牺牲,唤醒了沉睡的巨龙,放眼四看,却已经跌落在历史的深渊中。

自卑、茫然、悲愤、无措……

心中的痛找不到宣泄,于是,全盘否定就出来了……

……

说到底,普遍性的民族认同,只与民族实力有关。

min国时的一次次yundong,无不是刚刚看到了希望,却又再次跌落深渊,巨大的差距下,让爱国志士积压在心中的憋屈,找了一次宣泄的途径。ωωw.

……

民族实力不强,认同感自然就不会太高。

瞪大眼睛去看,我们一方面对阿3各种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俯视自身,对欧罗巴惊为天人的——少吗?

比如那个著名的家具公司,不过是花了几千块,找了个西方老头,然后打着所谓“意大利皇家设计师”的名头,便能让床垫畅销数十年……

买到的人无不高呼赚到……

也正是这样的思路,白纸黑字,鲁班那飞了几天的木鸢,被他们质疑了——因为无法给鲁班找一个还在刀耕火种的爹啊!

哦——他们给鲁班安了一个敦煌的出身……

殊不知,这敦煌,直到东汉,在敦煌设置西域副校尉,代替西域都护主管西域事务,才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