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五龙洲?是龙也得盘着啊(3 / 3)

这样的党派,是明末才有的,实际上党争这个问题,自朱元璋时候就有了。M.

文人们拉帮结派,党同伐异,在官不分对错,只论亲疏;

在野则修建学舍,培育党羽。

诸葛庐所在古隆中,自然也不能幸免。

诸葛草庐旁,有一个明中期时的文化圣地——隆中书院。

这里可以说是明中期的东林学社……

襄阳王被封襄阳,城外就是隆中书院这个大文社,而此时的大明官场,当真是吃饭睡觉打豆豆……呃,不,打襄阳王……

反正有事没事,弹劾襄阳王一脉就对了。

甭管没有政绩,给襄阳王点点眼药就**正确了!

谁让这家伙**不正确呢!

朱瞻墡被搞到什么地步了呢,朱棣之后,历来藩王不准出藩。

而朱瞻墡,一辈子却无数次前往京师,向皇帝解释自己的清白。

而朱祁镇、朱见深父子自然知道朱瞻墡的处境,于是一边赏赐安抚,一边却对官场上这种敲诈藩王的举动,保持了默许——因为朱棣之后的皇帝,跟藩王之间,可是天生的死对头!

……

朱见淑这个在位仅仅一年的家伙,不知怎地,脑袋忽然抽筋了。

也许,是三代襄阳王朱见淑看中了诸葛草庐这个地方;

也许,是他想沾一沾才气;

也许,是襄阳王一系的**不正确,让这个亲眼见到贤王爷爷一辈子被官场打压的家伙,产生了怨气。

朱见淑:mmp,你们推老子爷爷出来挡枪使,完事后又特么一个劲打压我们襄阳王一系,**,你们给老子玩阴的,老子就给你们来明的!

于是,朱见淑大手一挥——“诸葛草庐老子要了,你们都给老子腾地,老子要把坟墓修在诸葛草庐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