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三个可爱的白发老头啊(3 / 5)

毕懋康戴好了老花镜,这才接过了皇帝递来的手铳。

侧着身子,借了室外的阳光,毕懋康盯着银丝镶嵌的铭文,仔细看去:

“崇祯十六年孟秋,毕师讳孟侯门人张继孟造。”

毕懋良也探头来看,然而已经八十二岁高龄的他,眼睛浑浊的厉害,却是看不清蝇头小字了。

“回陛下,正是我那不成器的徒弟张继孟做的。”

毕懋康将眼镜取下,带着手铳一起交给老哥毕懋良,让他也看看。

他开口笑道:“夷虏所最畏于中国者,火器也”。

“臣九年前,托人印刷了臣搜集而来的武器制造、理论等,命为《军器图说》。

书中,臣罗列了各种火器、毒弩,图文并举,叙说军器之制造,使用与威力。”

毕懋良也已经看清了字迹,他接话道:

“陛下,此物甚为厉害,最适合将领、骑兵使用!

陛下您想,若是两将对垒,咱们的大将猛然给对方来了一枪……

若是两方骑兵交战,咱们在他们射程只有二十步骑弓射箭之前,抬手就是一阵弹雨……

陛下您想,那该是何等幸事啊!

这可是燧石作为引线的,根本就不怕风吹,小雨也不怕!

因为它不同于火绳枪,需要火绳才能引燃火药。

这种枪,由置于扳机上的龙头下击,砧板同燧石摩擦生火,火星落入装药室中,使火药燃烧,产生气体推力,将弹丸射出。

只要扣动枪机,摩击燧石,便可发射,因而简化了发射手续,提高了射速。

臣和家弟致仕后,就感于国家不靖,立志于改良军备,这些年,倒也教出了十几个能够完善制作的好手。

那张继孟,便是臣兄弟门下的佼佼者。”

~~~~~~~~~~~~~~~~~~~~~~~~~~~~~~~(分隔符)

后世理解的“奇技**巧”,是清朝雍正改革以后的才定性的含义。

(雍正改革真没吹的那么牛逼,这个研究一点的都知道,它本质是妥协,执行的时间还很短。

小说一段康乾盛世吧:

以米价和地价为例,这是事关民生两大事么!ωωw.

雍正改革后,社会一度恢复到明后期时的模样,米价每石900--1200文铜钱之间,地价每亩三两白银左右。

乾隆初年废黜雍正改革,你没看错,大补丸刚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