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大明的孟山都(3 / 4)

什么新鲜的,小麦杂交育种始于十九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孟德尔定律重新发现之后,小麦的杂交育种终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现在……嗯,是祖师爷出马。

果然不同凡响啊!

不过提高22%不到,看似很多,但这个时代小麦的基础产量很低,大明这边的小麦平均亩产量只有120公斤,提高20%,仍然没有超过140公斤。

“提高了21.5%,即便是改为大田种植后,产量有所减少,但是放在整个大明来看,这也是一个极其可观的数字,嗯……”

想了想,朱先海对李维民,这位大明的教育大臣说道。

“这就是一鸣惊人吧!今年的教育界表彰,可以把他的名字列上,对于学者,我们绝不会吝啬给予他们声誉和金钱!”

对于很多学者而言,他们所在乎的从来不是金钱,而是名誉,既然大明金钱都不吝啬,况且仅仅只是虚名呢?

不过大明这边给的奖励可不仅仅只是名誉,还有相应的奖金。

甚至朱先海都已经有了相应的计划在时机合适的时候就会推出大明的“**奖”,当然到那个时候肯定就不可能再叫“**奖”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奖项在未来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肯定会超过所谓的“**奖”。

毕竟即便是现在大明颁发给那些学者的奖金也是极其丰厚的。

“归根结底,还是陛下能够慧眼识人,当初刚引进他时,他可是一点名气都没有,有些人觉得引进那些人,根本就是浪费时间和资金,不过从这几年来看,陛下列出来的人选,即便是一时没有什么成果,但很快也会在不少方面取得颇为惊人的成就。说到底,他们还是应该感谢陛下,毕竟是陛下让他们不至于明珠蒙尘。”

这不是废话嘛!

朱先海在心里的暗自想到,但凡是他能想起名字,写到名单上的人,那绝对是在科学史上鼎鼎有名的学者,他们原本在历史上就发了光,到了这里,有了更好的环境,能不发光吗?

他们一个个的不仅会发光,而且会发出比历史上更为耀眼的光芒!

相比于政客,这些学者才是真正的人类之光啊!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朱先海谦虚的说道,想了想,他又补充道。

“既然是良种,总要推广出去,嗯,成立一家良种培育公司吧,就叫……嗯,就叫孟山都吧!”

孟山都,嗯,这名字挺那啥的,在另一个世界这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