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朝堂争辩(四)(3 / 3)

永乐大案 寂海沉舟 1288 字 2023-01-07

落疾,每每入秋,就极易发寒,于是自永乐十三年之后,朱棣担心再次痛失爱将,便让他召回,在京师静养,任职右军都督府都督。

到现在的永乐十五年,邱福朱能陈亨等人皆已故去,武将中最具资历的就属这个张辅了,朝中威望极高,而且安南之战,李彬陈懋等人都曾参与,在他手下为将,对他极为钦佩,他的话不敢不从。

另外,他的妹妹还是朱棣的妃子,论起来,他还是朱棣的小舅子,属于外戚。

见到张辅到来,黄俨也是一阵惊讶,这等人物可怠慢不得,赶忙唤来下人赐座。

汤宗杨士奇等人则是皱眉,要知道,张辅因为久病,皇上特批他是不用上朝的,可他今日却来了,这显然不是来为太子说话的。

张辅比朱高煦大不了几岁,两人靖难时曾结下过深厚沙场情谊。

“咳......咳......”

张辅坐下,咳嗽两下,看向群臣,“诸位大人,带兵打仗比不了在朝侍奉皇上,我等都是粗人,有些话说的是不够妥帖,还望诸位见谅。”

他首先以“我等武臣”告罪,自然说的是方才丰城侯李彬的不妥之言,但却没有将他单提出来,就是为了淡化他的罪责,让群臣不要因为他的一句误言而抓住不放,兴起弹劾之事,为求保他一命。

不管有没有好事之人会不会揪住不放,反正朝堂上不缺这种人,但现在面对张辅这位皇上器重的资历老臣,众臣当下也没有人敢直言反对。

都说武定国文安邦,打天下的时候,兵戈事多,武臣地位高,但打下天下,擅长带兵武臣就会成为隐患,所以要以文臣压制武臣,地位反了过来,但是朱棣的永乐朝可不是这样,他自己本就是好战之人,纵然已经打下天下十五年,兵戈之事却一点没见少,光征战漠北到现在就已四次,更不用说西南诸事,所以武臣的地位依旧很高,这点面子还是要给张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