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杨士奇(2 / 3)

永乐大案 寂海沉舟 1132 字 2023-01-07

左千户歪解的诗,从意思上并不能看出是谁要见汤宗,而是这首诗本就是杨士奇所写,还曾私下让汤宗品评过,并不为他人所知,纪纲也自然不可能猜出来。

两人来到凉亭中坐下,顾不得寒暄,汤宗便急切道,“东里兄,你不在京师,却在这里见我,还要避开纪纲,可是朝廷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杨士奇面带愁容,点头道,“我知皇上要你回京,昨夜便秘密出了京师,在这里等待。”

说完正色看着他,“正传兄,京城里的确出了大事,太子有危!”

“啊?!”汤宗一惊,“怎么回事?”M.

“正传兄,汉王遇刺你可知晓?”杨士奇问道。

“自杭州府回来时曾听陈瑄陈总兵说起过,可这和太子有什么关系?”汤宗疑惑。

“正传兄,昨日凶手已经被拿获,但是却在礼部尚书耿通的府邸之中,他一口咬定是耿通指使。”杨士奇道。

“什么?!”汤宗闻言大惊失色,他看着杨士奇,回忆杭州府种种,猛地一拍自己脑袋,“好大的一个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这礼部尚书耿通是个铁杆的太子支持者,永乐二年的太子争夺大戏,文臣多支持朱高炽,武将多支持朱高熙。

可问题是,朱棣心底里更偏爱朱高煦,于是在方式上,包括黄淮、谢缙等人在内,都是在与皇上议事或者闲谈之时,见缝插针,比较含蓄地向他进言,唯独这耿通不同,颇有一副视死如归的气势,多番上书,言辞激烈,坚持维护嫡子立长不立幼的宗法礼制,还说立朱高煦为太子,将社稷不稳,日后必生乱云云。

朱棣大怒,将其直接下入大狱,却未改其志,直至朱高炽成为太子的三年后,才被放了出来,可见朱棣当时有多不待见他。

如此一个太子铁杆,刺杀汉王的凶手在他府内被拿,这确实是将矛头直接指向了太子。

但更让汤宗忧心的是,这耿通的来历也不简单,他父亲正是大明开国功臣长兴侯耿炳文,畏罪潜逃的浙江都指挥使耿璇是他的堂弟。

当从陈瑄口中得知汉王遇刺的消息时,汤宗就隐隐觉得这两件事有关联,可却没想到关联如此之深,他说自己没想到,是没想到这背后针对的居然是太子!

“东里兄,大事不妙,一个耿通倒也罢了,可现在杭州府查出奉天殿刺驾案是布政使周洪宗和都指挥使耿璇所为呀。”汤宗急切道。

杨士奇道,“正传兄,我已经知道了,现在刺驾案的矛头也直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