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实与虚(3 / 4)

明左 鹤城风月 1418 字 2023-04-11

的根源。

是的,你没看错,太极是儒家的东西,根本不是道家的。

不要一提及太极,就只想到功夫皇帝在树林里揉树叶子成团。

后世之所以会将太极认成是道家的东西,也和儒释道三位一体的思想融合有关系。

张采的学问自然是扎实的,他给出的解释,令许多人信服,但不包括黄宗羲。

黄宗羲依旧延续了前面的风格,提问照旧锋锐。

“南郭先生请了,太极又是什么?为何是太极生阴阳?”

“这……”

张采语塞,赫然发现,他也遭遇了归尔复一样的困境。

往常士人论“道”与“理”,更多的是关注道与理的关系,在他们的心目中,“道”和“理”就是理所应当的。

程朱理学的许多思想和观点,也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

但是到了黄宗羲这里,他进行了更加深邃的追究。

所有人看来理所应当的“道”到底是什么?

你说“一阴一阳既为道,”那阴和阳又是什么?

说白了,黄宗羲秉持的是本质论。

对于哲学理论当中的事物,必须要给出合情合理的存在解释。

总不能你说“道”是根本,然后“道”又看不见、听不着、摸不得。

那这个“道”是真实存在的吗?

黄宗羲的几个问题,可谓是彻底抓住了传统儒家哲学思想的要害,也就是逻辑上的缺失。

一般而言,哲学要想完整和完善,必须三要素齐备。

论点、论据和论证。

提出论点,然后用详实、可靠的论据来进行论证,从而让观点站得住脚。

传统的儒家哲学思想,唯独缺少了论据这个环节。

因为儒家的“道”是建立在士人思考和幻想之上的,本来就脱离了实际,自然也就无法用看得见、听得着、摸得到的方法来进行论证。

这就是近现代以来,东方哲学落后于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逻辑性不足。

有趣的是,后世用西方的哲学逻辑观套入到东方哲学思想后,许多东西都解释的通,而且变得更加精妙和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