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四章 罗霄山琐事(3 / 4)

育才是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的根本。

两宋之所以比前朝在经济方面更为富有,其实和宋朝的教育是分不开的。而即便是所谓的士农工商的地位排名,商人除了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其他的地位远远也要超过农工两个阶层了。这也是文天祥和虞正斌听说江澄要办农商学校不以为然的原因。

正因为这个原因,两宋就没有出现过像前朝那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当然两次被北方的民族打到了家门口,甚至于数次面临亡国的危险,那也是因为其对于军事方面太过于轻视了。

“还有一件事情!”文天祥化身为了工作狂人,重伤都不下火线。“庐陵城中,原先的王、李几家都将土地卖给了罗霄山,另外接了些四海商行相关业务,倒是比之前单单依靠田地租金收入还增加了不少。这事情引起了其他几座城池中大地主们的注意,便也想将部分田产转卖给罗霄山。”

“因人而异吧,”江澄想了想才答道,这些事情自然不能一刀切,他原本进入到罗霄山上的时候还打出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倒是在进入到罗霄上之后一直奔波在战场之上,除了庐陵地区,其他的地方都没有实行过。

而在目前江南西路占领的范围内。庐陵、虔州都不是重要的产粮区,抚州、洪州、袁州这些地区才是。

首发-:-塔读小说@

“那些声望比较好的,我们可以用不高于给王、李这些家族的价格进行收购,然后根据人口平分给那些无土地的百姓,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占据一定程度的四海商行的股份。但是声誉不好的,经常压榨百姓的,那就坚决打击。”

江澄也不是一味的善人,他知道其实很多地主家的财产都是通过各种手段从百姓们身上霸占过来的。

吃下去的东西迟早都要还出来。现在也就是轮到他们吐出来的时候了。

“好,”文天祥立即答应道,有了这个尚方宝剑,以后罗霄山上的粮饷问题就更容易得到解决了,毕竟就是因为这些大地主的隐瞒,导致很多本应该缴纳税收的田地而没有缴纳。

而且在价格问题上,文天祥相信等到再过两年,土豆能够大规模的种植,那些地主们依赖的良田的价格也会一落千丈。

除了这些,两人又都说了些琐事,只是这些相对而言就无关紧要了。他们也只是想让江澄知道罗霄山上的变化而已。

处理完了虞正斌和文天祥的事情,江澄又说起了另外的一件最关心的事。

“为民党现在有多少党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