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一年好景君须记(2 / 3)

江波李丽质 森郁 1111 字 2023-02-24

,“赠虔州,冬景。”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这一首诗是苏轼写的,赠送给他的好朋友刘景文。

那时候两个人在仕途上都不如意。

而且人到中年,基本上已经没啥晋升希望了。

苏轼写了这一首诗,激励好友,告诉他,人到壮年,虽然青春流逝,但是这也是人生成熟,阅历丰富的时候,他们依旧大有可为。

应该珍惜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

不过那是后世之人知道苏轼写给刘景文所做,自然就是朝着两个人的仕途友谊,以及刘景文的品性上解读。

而此时,没有苏轼,没有刘景文,江波说是赠送给虔州的。

那这一首词就是送给虔州的。

这一首诗也可以解读为虔州虽然经历非常多磨难,但也成熟不少,现在的虔州人都应该谨记,要好好生活,莫要造反了。

而江波说把这一首诗赠送给虔州学子,则更好解读。

就是告诉他们,虽然虔州文风非常糟糕,几乎就是文学沙漠,但是大家伙不要气馁,你们所经历的,都是你们生存的养分。

好好努力,终有春暖花开之时。

江波刚刚也是仔细想了想。

他本来只是想要写一首秋天的诗,这样也算是应景。

但是他随后想到虔州学子的情况,他觉得有必要提点一下。

毕竟隔壁吉安,抚州都是才子之乡,文人多不胜数。

虔州到这两个地方也不远,怎么就文风孱弱到这个地步呢?

他不确定自己这样做能不能改变虔州一地的文气。

但也算是尽了一份力气了。

江波写完,抬起头,却见高礼已经泪满眼眶,整个人都颤抖不止。

“高先生。”

高礼回过神来了,随后顾不得抹眼泪,深深一礼,“高礼愧为虔州祭酒,数年无一成就,今日……今日看到大人所书,高礼代虔州三十万生民感激大人的劝勉。”

此时其他人也看到了江波写的《赠虔州,冬景》。

随后纷纷弯腰行礼。

一众虔州学子很快也看到了诗句,一时间纷纷羞愧不已。

虔州文风不行。

他们这些虔州学子,在外边没有任何影响力,只能在虔州这个文化洼地作威作福。

而江波这样的大才之人,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