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 / 3)

江波李丽质 森郁 1100 字 2023-02-24

不需要吗?我这首诗真的挺不错的。”

“大哥,不需要,我这一首也不错。”

李承乾点点头,随后退了下去。

江波接着开始铺纸,研磨,此时祭酒高礼过来了。

“大人,这都是小孩子的游戏,你莫要当真。”

“高先生不用担心,我这边没事。”

高礼点点头,随后有些犹豫,但又试探的问道:“大人,你这边有腹稿吧?”

这话的意思就是有没有准备,关于这一首诗,有没有一点想法。

如果没有,高礼这边可以提供。

如果有,那就最好了。

江波轻笑摇头,他还是之前一样,慢悠悠的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高先生放心,不会有事。”

高礼明白了江波的意思,轻轻一礼,随后退了下去。

江波自然不会拿这样的事开玩笑,他现今在虔州一切都进展的非常顺利。

可以说绝大多数老百姓,以及大家族都认可他的品行。M.

觉得他是一个不错的人。

他这个时候如果传出去,写的诗乱七八糟,那么于他口碑是不利的,人家会说他是一个品行极好,但才能有限的人。

这样并不利于他在虔州施展拳脚。

所以尽管他开玩笑,说什么自己文采不行,写出来就是丢人,要找人一起丢人。

但实际上,他不能丢人,还要写的漂漂亮亮,让虔州v书院这些书生学子心服口服。

这样的话,以后虔州的舆论也会大大的站在他这边。

幸好江波心中关于重阳节的诗不少,他想了想,随后打算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一首诗是王维的千古名句。

在大唐时期,其实有两位诗仙,一个就是王维,一个是李白。

王维的诗在大唐时的流行程度,甚至要比李白还要高。

当然这其中也跟王维的出身有关系,他是太原王家的人。

这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江波前世出现在教科书上,绝对是千古名句。

江波现在拿出来,实际上有些太过高调了。

但他随后想到虔州一地,文风不盛,倒不如拿出这样的千古名句,看看能不能刺激一下这个地方的文气。

如果因为这一首诗,启发了更多虔州本地的学子,那也是一件大好事。

所以江波还是选择了这一首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