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若有所指(3 / 3)

郭惠妃目露感激,她儿子打了败仗,她根本不敢在老爷子面前说好话。

再看看朱允熥,叹气笑道,老爷子也是真狠心,这才安生了几天,又让你出宫去。上次去一回,回来就瘦了。虽说有人伺候,可外边再好,哪有宫里好!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朱允熥笑道,回乡祭祖,也是历练。见见龙兴之地的风土人情,感念皇爷爷创业艰难。孤小时候,父亲他们那一辈皇子回乡祭祖,都是穿着草鞋,走着去!沿途别说官府接待了,连马都不让骑!

外面,忽然传来老爷子爽朗的声音。

说得没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还少了一句话!老爷子从外面进来,在众人叩拜中,对朱允熥说道,行万里路,更要阅人无数!

你呀,啥都好,咱对你哪都满意。就是年岁还小,人情世故,世间风俗还有些欠缺!

朱允熥心里发笑,他其实最不缺的,就是这些。

另外,你方才说到点子上了,要感念咱创业的艰难!老爷子走到摇篮边,先是对重孙子咧嘴笑笑,然后背着手说道,终归,你没吃过苦,没受过罪。去咱起家的地方看看,走走,听听,会大有收获!

说着,摇头苦笑下,当年咱让皇子们穿着草鞋回向祭祖,可是他们呢,回来之后,撂下爪子就忘了。脚上的泡还没好呢,就他**忘了疼了。回来之后,一问三不知!

孙儿谨记皇爷爷教诲,更不会辜负皇爷爷一片苦心。

回乡祭祖,大概就是这时代,朱家特有的忆苦思甜。儿孙们知道老一代人的辛苦,才能谨慎持家。

孙儿回中都祭祖,还要代皇爷爷赏赐当年有功将士的后人,巡查安置老兵的军屯,视察田亩水利等事!

中都凤阳,在大明帝国中举足轻重。

大多数跟随老爷子起家的勋贵们,都是那地方的人。建国之后,更是封了无数勋田在那边。但勋贵们无法无天,常欺压百姓,侵占良田走私私盐等。

老爷子之所以对那些功臣们大杀特杀,其实也是被这些人不知好歹给气到了。

恩,慢慢来,慢慢看!

老爷子又逗弄下六斤,看似无意的说道,回来时候,若不急,可走水路,去淮安看看!

朱允熥想了片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