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不同的科举制度(3 / 3)

望的作用如此大,大家都不拼政绩了,而是开始拼声望,于是就出现了什么三君子八骏八厨,没有这么高的声望,那就想办法弄一些卧冰求鲤,哭竹生笋,孔融让梨这样的典故来提升名望!

封建时代的文人,看二十四孝的时候,发现都在东汉时期,就想当然的认为东汉时期风气最好,还说什么是三代以下最好的时期,君子遍天下。

但等到网络时代再来看二十四孝,就会发现古代人的炒作和现代的网红没有什么区别,许多的炒作甚至还不如网红,根本不讲科学。

于是大家于是大家恍然大悟,哪有什么君子,不过是一群炒作声望,想当官的伪君子而已。

而有家世的人做官,甚至比有声望的人还要简单,当年袁槐为官,政务由他的门生故吏处理,他可以轻易成为世事之能手的评价。

想要有些军功就招募董卓这样寒门武将当自己的门生故吏,然后指挥董卓打几仗军功就来了,这样袁槐就文武兼备,轻易成为三公等级的高官。

你要让袁槐这些人除了具体事物,他们就会说这是俗吏做的事情,他这样的君子是不屑为之的。

但俗吏做出来的功绩却是他们这样的官员领导有方,可以说三国时代的门生故吏就是明清时期的师爷,门阀士族就这样颠倒黑白的霸占高位,把真正有本事的人污蔑成为俗吏。

ωω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