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董卓的黑锅(3 / 5)

已。大家都是忠臣,只有董卓一人祸国殃民!

就像明末的大起义,崇祯因为私德无亏,而且也的确是在努力挽回大明的局势,对比明朝前的十几位皇帝,他也算是做的战战兢兢,炼丹修仙的,玩蛐蛐的,三十年不理国政的,做木匠都不亡国,努力做皇帝,按照明君标准要求自己的人反而亡国了,这还有天理吗?

所以崇祯亡了国,但大家都对他充满了同情,这样一来明朝灭亡的黑锅就扣不到崇祯的头上了,而明末又没有一个董卓之流的军阀出现。

好嘛!这一下就把东林党给显露出来了。

就是因为你们东林党逃税漏税让明朝财政破产。就是你们东林党,党同伐异让明朝灭亡了,所有的黑锅都盖在东林党头上了。

旧时代的大青对东林党感官很差,认为明朝灭亡就是因为他们,对南方的大商人更是严厉打击,发动了好几次文字狱,直接把这所谓的商业萌芽给打断了。

等到了互联网时代,东林党的名声更是臭名远扬了,写明末小说的基本上都要踩东林党几脚,甚至还认为他们是千古罪人,让华夏落后了整个工业时代几百年。

但汉末的门阀士族名声就好多了,写三国小说的收谋士武将的,基本上就是门阀士族出身,但大家没有在意,这两年门阀士族的名声虽然差了一点。但也没像东林党那样人见人踩。

但实际上双方都是一丘之貉,就徐伟这两年经历来看,大汉虽然比明朝武德更加充沛,每次的判断都能快速镇压,但不解决土地的根本问题,这样的叛乱根本不会消失,只会越镇压越多,最后像明末一样消耗完大汉的实力,彻底崩溃。

想到这里,徐伟忽然想起罗贯中也是文人,说不定他还真是想粉饰太平,你看董卓没有进洛阳城之前,虽然有黄巾起义,但却被快速平定,而后天下在文臣治理下太平无事。

而董卓这个乱臣贼子一占据洛阳城,整个天下就乱了,变得群雄割据了,这一切都是董卓的错,是武人无法无天的错!

这样一解释内在的逻辑就通了,要真把张牛角之乱,西凉之乱全部写进去,这不就说明在董卓之前,天下就已经乱了!

“渠帅!渠帅!”王舸看到徐伟发呆了半天叫道。

徐伟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还在军议。

不过被王舸这一打断反而让徐伟想通了,管他什么蝴蝶效应,大汉的死活与他何干,他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攻克雁门关给马邑建立一道屏障!

于是他说道:“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