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相同的法则(3 / 5)

亮他们的缝纫机工厂就小的蚂蚁,只有两三间房子大小,但价格却不贵,租金只要每年1万钱。

蒲元都庆幸说的道:“还好我们有嫂子的专利说明,要不然也不可能有这么便宜的价格租到如此好的厂房,要知道当初我的钢铁厂地域比这里差的多了,面积也虽然比这里大,但每个年都要10万的租金,赚不到钱就要亏本了,每年还会增加租金。”

“而执政为了发展什么高新科技,只要带的专利说明书,就可以低价的价格拿到这么好的厂房,说这是什么招商引资之类的话,执政总是说这样莫名其妙又有深意的话,我是没有他老人家这样高的境界,只是为什么我的家乡就没有呀,跟你们这跑了一路,我都想要在蓟都建立钢铁厂了!”蒲元看到蓟都建立工厂如此方便,羡慕的都想增加在这里建立一个工厂了!

诸葛亮对这点深以为然,身为汉末乱世的国士无双,执政倒没有辱没这个称号,这几十年天下出现的典故和词语,有八成都是出自于他的。像什么生产力,生产关系,产业链,科技化,工业革命,企业家等等等!(秦末汉初的国士无双是韩信,他在这段时间留下了一半的典故和成语,像什么萧何月下追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饭之恩,千金以报,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以及最后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可以说这是个活得极其精彩的人。)M.

要不是这些词汇都通俗易懂,只怕了弄懂这些词都要专门写一卷注解了。

诸葛亮笑道:“你不是家产丰厚,干脆就到蓟都建立一个钢铁厂,说不定到时候赚的更多,到时候为兄都要叫你蒲百万了!”

但蒲元却摇摇头道:“在蓟都建立钢铁厂是自寻死路,渔阳钢铁厂就在不远处,他们用的高炉高达十丈,一次炼铁就是百万斤,我这样的钢铁厂在渔阳钢铁厂方圆500里内都是找死!”

可能是发现诸葛亮他们不相信,蒲元解释道:“当初在渔阳郡内有上百家大大小小的钢铁厂,钢铁工业区的烟囱有上百根,可以说是天下最大的炼铁中心了,有十几万钢铁工匠在那里工作,但这样繁荣的炼铁景象,这几年已经衰败的淋漓尽致了。

都是因为在炼铁的成本上比不比过渔阳钢铁厂,被挤兑的倒闭了,当年不少钢铁厂主都破产了,要不是执政心肠好,担心这些人活不下去,帮助他们偿还了债务,只怕他们要被债主逼死了,不过他们也只能卖身成为渔阳钢铁厂的大匠还债,好在他们技术强,工资高,生活也还过得去,债务也一点点的开始偿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