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父教子(3 / 3)

仁。

只是做了太孙之后,朱瞻壑开始修身养性,礼待群臣,因此收获了贤名。

“那些人的确该杀!”

“但是也总得有个度吧?”

“父皇两次大兴党狱,使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风声鹤唳!”

“如若再这样下去,朝堂不稳,人心思动,大明会生出乱子啊!”

朱高煦闻言嗤笑了一声,丝毫不以为然。

“还能生出什么乱子?”

“只要朕还活着,这个大明就乱不了!”

“可是父皇,文人下笔如刀,要是真把他们逼急了,您这名声肯定……臭了啊!”

朱瞻壑再次提及了此事,这是他最担心的地方。

朱高煦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早就做好了这个心里准备。

“从朕下定决心推行摊丁入亩那一刻起,就已经做好了这个准备。”

“不过是些许名声罢了,臭了也就臭了吧,反正你爹我的名声从始至终都没好到哪儿去!”

“如若能够用这些所谓的名声,换取天下百姓衣食无忧,反倒是你爹我这个皇帝赚了!”

满清雍正皇帝推行改革的三大政策: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得利的都是底层群众,无田少田的穷苦百姓直接获利,减少或者取消了所纳的赋税,算得上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好皇帝了。

可也正因为如此,雍正将读书人给逼得狠了,以致于被那些文人黑到了极致。

正所谓读书人杀人用笔不用刀,毕竟是封建社会,舆论都掌握在这些读书的官绅手中,能对这位皇帝有什么好的评价吗?

但朱高煦怕吗?

他怕个锤子!

从一开始他这个汉王爷的名声就不咋地,何必因为这些虚名牵累呢?

推行新政,惠及百姓,造福苍生,这是大明天子的责任!

至于那些所谓的身前生后名,留于他人评说便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