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狄仁杰:我成装逼利器了?(3 / 5)

从李元芳开始 兴霸天 1604 字 2023-04-27

着臭味,有些狼狈。

能在里面帮御医救人,让李彦对苏味道印象好了不少,开口道:“苏士子,将你知道的事情,跟我说一遍。”

>

苏味道摇头:“我并不知具体发生了什么,那张守义今早来找过我,推荐云丹,我并无兴趣,就严词拒绝了他,今夜解衣欲睡,惊见有人呼救,恰好康小郎君亦未寝,便与他一起救人……”

康达瞪大眼睛:“咦,苏兄没服丹吗?可张士子说,你也服用云丹了啊!”

“那是他攀我名气,胡言乱语!”

苏味道不屑拂袖,眉宇间满是傲然:“我少以文辞知名,何需用这等手段,请李机宜信我!”

对于这点,李彦心中倒是信的。

这位在文学造诣上,是相当的厉害,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苏轼一家子的成就,与这位祖宗的基因和家学传承不无关系。

苏味道后来当官或许不行,被狄仁杰暗讽,但在科举这一块,人家拿捏得死死的,确实没必要为了考出好成绩而服丹。

李彦刚要再仔细询问,后面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大批的禁军赶到,脸色惨然。

上次武敏之藏在如来佛像里面,事后查来查去,都不知道到底是谁将其送进去的。

结果职守皇城的禁军官员,直接贬了十几位。

余波未尽,贡院学舍又被投毒……

这下又不知多少勋贵子弟要滚蛋了。

而禁军赶到后,很快两位绯袍大员,也来到了贡院学舍前。

速度稍快的一人翻身下马,长须及胸,面容清癯,儒雅飘逸,倘若换上一身文士长袍,倒像是教书的博士。

但此人正是苏定方的兵法传承者,高宗时期四大名将中的裴行俭。

大唐讲究出将入相,文武并不泾渭分明,此时的裴行俭还是文职,他任吏部侍郎多年,所创的种种评判官员功绩方法,已被朝廷定为制度,大唐无数中低级官员的仕途,都受其影响。

再入内卫,得掌情报动向,在前线拥有便宜行事之权,一旦大胜吐蕃,归来拜相,也是理所应当。

到时候裴氏一门两宰相,必然传为佳话。

只是此时的裴行俭神色严肃,步履匆匆,一见面就询问道:“元芳,情况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