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征兆(3 / 5)

长安,太史局,灵台。

彗星的尾巴划过傍晚天空,仿佛暗红色天空上的一条伤口,在大明宫的上空汩汩流血。

李淳风的独自屹立在灵台的顶部,这里可能是长安城的最高处,从黄土高原吹来的北风夹杂着砂土拍打在石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一座巨大的青铜仪器立在于他的身侧,狰狞的盘龙环绕其上,最后汇聚在仪器的顶部,似乎在拱卫着什么。自从武德二年成为还是秦王的先帝的记室参军,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四十余年,当年他初次来到这里,曾因这些精密的仪器而兴奋不已。随着时光流逝,他已日渐习惯,如今他视其为身体的一部分,并肩而立,共同惴惴不安地凝望天空。m.bīQikμ.ИěΤ

虽然曾经当过道士,熟学阴阳、道家之学,被世人认为是占卜大家,但其实李淳风对于天象征兆之学并不太相信,而是把主要的精力花在了历法、算数、气候这些学问上,但活到这把年纪,李淳风还真没见过如此璀亮的彗星,更没见过这番混杂鲜血与落日的骇人颜色。他不禁怀疑一旁的仪器可否目睹,毕竟它早在他到来之前便已安居于此,而在他身殒之后亦将长存。

“太史,太史,陛下相召!”灵台郎的声音有些怯生生的,这个年轻人只有二十二岁,看来他也被这险恶的天象给吓坏了,毕竟就连我这个离死不远的老头子都这个样子。李淳风心中自嘲道,这天象代表着什么呢?水旱灾害?蝗灾?地震?地方叛乱?还是败仗?他不知道这预示着什么?更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天子接下来的提问,一想到这里,李淳风就觉得脑子里一片混乱。

“太史,陛下相召,大明宫的人就在灵台下等候呢!”灵台郎的声音提高了几分,也许他觉得我这个老头儿是聋了,李淳风转过身,背对着天空上的伤口,一手扶住旁边的石柱:“你过来帮我一把,我腿有点没力气了!”

年轻的灵台郎搀扶着李淳风,走下灵台,李淳风年轻时也曾步履轻快,但时光早已夺去了他的脚力,将他变成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这两年他的健康状况越来越不好,已经向朝廷告老,但都被天子挽留,但看来自己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太史年迈,无需多礼了,大家请李太史速速进宫,请上肩舆吧!”内侍体谅的拱了拱手,便在前头引路,李淳风虚弱的上了肩舆,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双手上已经满是斑点,在干薄如纸的皮肤下,几可见密布的血管和干枯的骨骼。想必自己的脸上也是如此吧?他苦笑着摇了摇头,这应该是自己最后一次面见天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