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文佐返乡3(3 / 5)

体有恙,我方才派了大夫去看,如何?”

“并无什么大病,已经开了方子,煎药吃了!多谢文佐了!”不管王恩策心中怎么想,面上还是敛衽下拜。

“那就好,一家人无需这么客气!”王文佐伸手虚扶了一下,问道:“恩策现在做些什么,可有进仕?”

“他哪里有这个本事!”王曲赶忙应道:“在家中种地!农闲时跟着兵府习习武便是了!”筆趣庫

“这样也好!”王文佐点了点头,如果不涉及到个人,他倒是对王曲的做法颇为赞同,当初和自己一同去百济的青折冲府的府兵,能够全须全尾回来的连三分之一都不到,剩下的三分之二要么埋骨他乡,要么就是少了手脚、眼睛、破了相,这还是百济唐军在自己的指挥下从胜利走向胜利,打的大部分都是胜仗。“醉卧沙场君莫笑,古人征战几人回?”这首诗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写实而非艺术的夸张。像王恩策这种名在兵册之中的,能够平平安安,手足齐全的在故乡寿终正寝,就已经胜过七八成的袍泽了。

看着王文佐一身绯袍,坐在尊位那副懒洋洋的样子,王恩策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脑门,他双膝一弯便跪了下去:“恩策愿随长史前往辽东,军前效力!”

王文佐愣住了,他的目光下意识转向一旁的王曲,发现对方一脸的惶急,这可不像是事先约定好装出来的。

“你先起身吧,有话好好说!”王文佐伸手虚托,指着王曲道:“父母在,不远游,老父在堂,你若是也去辽东,何人奉养?”

“为国建功,荣耀祖宗,便亦是孝养尊亲!”王恩策道。

听到这里,屋内几个王文佐的身边人都不禁露出一丝笑意,他们都是跟随王文佐一路走过来的,其间经历的艰难险阻数不胜数,像王恩策这种抱着幻想从军的,十有八九最后都成了战场上的枯骨一堆。若非王恩策的身份特殊,他们就要笑出声了。

“混小子,不要胡说八道!”王曲赶忙站起身来,他对王文佐唱了个肥喏:“文佐莫要与这没见识的小子见识!”

王曲头发花白,一旁的火光满是皱纹的脸镀上了一层浅黄色,那种父亲对儿子发自内心的关切让王文佐心中一动。

“为国建功之事有我,你留在家中奉养老父便是!”王文佐的声音头一次流露出真正的温情,就好像一个兄长在教育不成器的弟弟:“兵凶战祸,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若是不简单,那你怎么立下这么大功?”

屋内一片死寂,王恩策话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