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律令格式(3 / 5)

因为还不是时候!」中大兄皇子答道。

「还不是时候?这律令格式不是有利于国家的好事吗?」

「即便是好事,也要在正确的时间去做,若是条件不具备就急着推行,只会适得其反!」说到这里,中大兄皇子叹了口气:「我当初本以为这两年就可以逐步推行,现在来看,却是还要拖延几年了!」他看到大海人皇子还是迷惑的样子,对中臣镰足道:「中臣卿,你解释一下!」

「是!」中臣镰足应了一声:「殿下,律令格式其实都是源自天子的权威,在唐国,帝王代天治理,无亲无私,是以国家能够**清明,上下一心,然后征讨四方无往不胜。而在我国,各部大人皆有权威,便是王者亦无法治其部民,神宫、皇族内部又各有亲私,各方掣肘之下,如何颁布的了律令?就算颁布了律令,又如何能施行?令兄当初要出兵百济,即有恢复任那四郡之意,还有开疆拓土,然后以其威望改革国家,颁布律令的想法。但白江口一战后,很多事情也只有暂且不提了!」

大海人听到这里,目光下意识得转向兄长,只见去向自己微微一笑:「大海人,我若是不成,你登基为王之后,也可重用中臣卿,慰我未了之心愿!」

大海人默默的点了点头。

「殿下,难波津那边有急信到了!」外间有侍者道。

「难波津?有什么事?」中大兄皇子问道:「难道是远方贡赋的船只又搁浅了?」

「不是,是有四条大船靠岸,船上人自称是唐人使节,奉唐人天子之命前来通好!还有,琦玉皇女刚刚离开神宫,往难波津去了!」

「什么?」中大兄皇子下意识的站起身来,他与中臣镰足对视了一眼,对大海人道:「大海人,你先回去吧!」

中大兄皇子取下腰间的短刀,拔刀出鞘,手指触碰冰冷的金属,这是母亲留给他的礼物,刀锋饮下过多位王族之血,难道它这次又要饮下一位同族之血吗?

「殿下,唐人既然已经到了难波津,那就不可能不让他们进入都城了!既然如此,那与其被动,不如主动迎接!」

「中臣卿你说的不错,但问题是一旦唐人进入都城,那就要接受国书,现在国中无主,谁来接受国书呢?」

「殿下多虑了!」中臣镰足笑了起来:「您虽然还未曾登基,但先王在世时,处置朝政的也是您,太子监国摄政这种事情,唐国也是有的,有何不可?」

「若是如此,那就太好了!」中大兄皇子闻言大喜

,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