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叙旧(3 / 5)

济地方豪强和新罗人的边境冲突;另外一个就是驻守的唐军因为不能轮换而士气低沉,不但有人想办法逃走,甚至有人故意砍断自己的拇指,让自己无法拉弓变成残疾来达到返乡目的的。

「其实第一个问题倒也不是太过急迫,毕竟新罗人也不敢真的大打出手,只是一些小动作,抢割稻麦、争夺水源,至多就是一两个村子的事情。第二件就非常棘手了,如果爆发出来,很可能我们三年的苦战就成了为他人做嫁衣了!」

王文佐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杜爽口中的「他人」指的就是新罗人,这也是百济唐军高层心照不宣的事实:搞定了百济复国运动之后,新罗人就是唐在百济存在的直接威胁,虽然在高句丽被消灭前爆发大战的可能性不大,但小冲突不可避免。

「杜长史说的不错,第二桩的确是我们的心腹大患。不过这件事情根治的唯一办法只有正常轮换。像百济这么遥远的地方,半年一轮换都有些长了,现在这批人都已经三年多了,闹出事情来一点也不奇怪!」m.bīQikμ.ИěΤ

「是呀!」杜爽叹道:「这个我也知道,已经和朝廷上书过几次了,但每次兵部都回复没人,关东不少军府根本就没有丁壮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是呀!」王文佐叹了口气,这他倒也相信兵部没撒谎,当初百济之战打到最紧要的时候,刘仁愿上书朝廷要援兵,结果朝廷根本抽调不出府兵来,最后是募集了几千人丢到百济来了,里面老的老、小的小,上岸的时候还被新罗人笑了个痛快,这一点他印象非常深。

「那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兵部总不能就这么无限期下去吧?总得有个期限吧?」

「期限有,今年秋后,会抽调一批人来,轮替现在的人!」

「秋后?那不是还有七八个月?就不能早几个月?」王文佐苦笑道:「这批人算下来要出戍四年了,还真惨呀!」

「没办法!」杜爽道:「兵部的文书里说了,给我们派来的都是秋后才满十六的少年,所以——」

听到这里,王文佐已经笑不出来了,依照唐代的兵制,府兵从十六到六十都要在兵册之中,接受抽选,当然一般来说年纪太小、或者四十以后的老兵一般都只会承担国内戍守这些比较轻松的任务,远征一般都会抽选十八到四十的青壮,大唐兵部居然连刚满十六的少年都派到百济来当戍守,穷兵黩武、外强中干这两个词立刻跃上王文佐的心头。

「朝廷这次征发了长安六万恶少年从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