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噩耗频起(1 / 3)

按照上一世的记忆,这个时间点,因为蝗灾而逃荒出来的难民全部汇聚在京都城外,饥饿加上一路的奔波,饿死累死之人无数。

这一路尸骨累累,来不及掩埋的尸体发生腐烂,恶臭难闻。

朝廷也因此知道了蝗灾的事情,才不得不开始开仓放粮。

但是现在,京都的难民虽然很多,但数量远不及上一世的十之一二。

而且……

她借问诊的机会问了不少人,这其中没有一个是因为蝗灾来的。

为什么?

云初念满腹疑问。

不等她思索出答案,远处一阵马蹄奔波声由远及近。

一个灰头土脸身穿盔甲的士兵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手中举着一杆赤红色的令旗,一路疾呼:“荆州八百里急报,闲杂人等速速退开!”

“荆州八百里急报,闲杂人等速速退开!”

都是平头百姓,哪里见识过这等场面,一个个畏畏缩缩的赶紧躲到官道两侧,将宽敞的路给军爷让开来。

马蹄疾驰而过,扬起一路黄沙漫天。

传令的人很快就在视线中只剩下一个背影。

无所事事的难民聚在一起议论这名斥候手中的信件是什么内容。

云初念望着京都城门的方向,心思沉沉。

她没有想到先传来的竟然是荆州的战事。

萧老夫人也听到了骚乱,她被人扶着急匆匆的走出来。

黎民百姓可能不懂边关八百里急报代表什么意思,但她是镇国公的母亲,她很清楚这份急报背后代表的含义。

萧老夫人满脸忧心,喃喃自语:“这北凉不是都已经战败投降了吗?怎么会再起战事?”

云初念心知此次战事是和北凉毗邻的昌邑国主动挑起的,但面对萧老夫人的担忧,她什么也不能说。

昌邑国只是一个小国,虽也和大周接壤,但中间高耸的悬崖峭壁和湍急的沧澜河如同一道天堑,将两国分隔开来。

沧澜河中有无数高耸如云的石柱矗立,原本平静的沧澜河行至此处变得暗潮涌动,无数的漩涡暗流让寻常船只根本无法通行,要想大军渡河更是如同痴人说梦。所以大周和昌邑国历来算得上是相安无事。

因此,没有人会想到昌邑国会派出精锐部队在悄无声息中渡过沧澜河,摸到荆州大军的后方,主动向荆州军营发起挑衅。

云初念扶着萧老夫人的手,温声安抚她:“您是镇国公府的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