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治邦对策(3 / 6)

武,就是这边的边军,也要比汴梁的禁军悍勇一些。

大周的禁军轮转戍边政策,多少还是有一些作用的。

太平环境下的汴梁禁军,明显比边境的禁军,气势要差不少。

当然了,西北地区也就是整个陕西几路,大概驻守了三十几万的军队。

这里面的禁军,占比其实还不到一半。

除了负责打杂,杂役的厢军之外,西北也有自己的军事力量。

就是可以说大部分都是由本地子弟为主要人员组成的乡勇。

这些乡勇也可以说是西北各方,最强大的一股力量,就是大周朝鼎鼎有名的“西军”。

这些年西军队战力,已经不输于普通的禁军指挥。

如果禁军没有改革,持续性的**,荒废下去。

这些西北乡勇,战斗力超过禁军,只是迟早问题。

“这里毕竟是边州,百姓和军队时刻面对着西夏贼兵的威胁,和其他自然也不一样。”

秦州的知州姓王,三十多岁不到四十,也算是朝中的重点培养的对象。

毕竟秦州这种地方,属于边疆重镇,朝廷任免秦州的官员,从来都很是慎重。….

现在马上就要退居二线的韩章,当初也任职过秦州知州。

王知州在大宋的这么多文官里面,也算一个知兵之人。

十多年前中进士之后,就一直在西北地区任职。

了解兵事,又了解西北,所以才能担当秦州知州这样的重任。

单从履历上来看,王知州确实是比盛长柏的屡例,更适合担任秦州知州。 这个王知州,也和盛长柏的交际圈,没什么干系,和王舅父家没什么渊源,也不是海家的故吏。

关系能处的怎么样,都要看盛长柏自己。

“秦州的兵士确实颇为精锐。”

盛长柏赞同的说道。

只从盛长柏的个人观察来看,现在西北的军队,其实战力并不能算差。

和西夏交锋,一直处于下风的原因。

除了骑兵对步兵的绝对优势,打不过还可以跑之外。

大周对于军队的指挥,也是关键。

每次西夏兵的小股入侵,也只是最先,打大周一个出其不意。

等大周方面反应过来之后,西夏也就轻易占不得便宜。

在一些局部地区,西夏兵吃亏也是常事。

但是等到了双方有大规模会战的时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