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你什么档次(3 / 6)

如果是按着朝堂上的传统,议论的是其他事,群臣之间这个反对比例,这件事也就直接pass掉了。

但这件事是赵宗全的私心,赵宗全也就不愿意这件事结束。

还留了一个小尾巴,相想等老皇帝大详,两周年祭以后再说。

赵宗全起的是什么意思,明白人都清楚。

在皇位上坐的时间越长,赵宗全位置就越稳固,手中的权利就越大。

赵宗全这是希望,再等小一年的时间,自己手中权利更盛了之后。

使用手中的权利,强硬的去推动这件事。

议先舒王为皇考的风波,虽然暂时被压了下去,但还不算是结束。

这场仗最多算是打赢了一个上半场,还有一个下半场要打。

……

事情虽然搁置了,但也只是不在朝堂上争论。

各方其实私下都还在做着准备,盛长柏也没有闲。

在忙着收集韩章的各种资料,还是要想办法罢掉韩章,一切都要从研究韩章的生平开始。….

从韩章的过往经历来看,在做宰相之前的几十年,韩章做人做事,倒都是没什么可说的。

一个标准的士大夫模样,为官地方的时候,政绩也不错。

在地方成绩不错之后,被调到了汴梁做谏官。

做谏官的时候,更是成绩斐然。

只用了一封奏疏,将当时的朝中四位大佬,王,陈两位宰相及韩石两位参知政事(副相)一网打尽,统统撵回了家。

自此一举成名,“片纸落去四宰执”的名声传遍天下,为自己搏了一个性情刚直,敢说敢言,为人方正的美名。

盛长柏现在做的事,早二三十年前的时候,韩章就玩过了。

盛长柏玩的这些,都是韩章玩剩下的东西。

弹劾倒了四位宰相之后,韩章就成了名,成为了朝廷的重点栽培对象。

接下来韩章就去做了外交官,出使了辽国。 做外交,出门在外可以代表国家,就足够说明了这个职位的含金量。

尤其是大周这种,邻居比自己国力给更强的情况。

外交出使这个位置的责任就更重了一些。

所以在大周朝出使辽国,就有了更深的含义。

只要朝廷选择的出使辽国人选,回来之后都会受到朝廷重用。

从辽国回来了之后,韩章就成为了益、利两路安抚使,随后又转任陕西安抚使,成为